阅读历史 |

第124节(2 / 3)

加入书签

哭道“王嫂,您去瞧瞧张氏,她——她怕是要一尸两命了!”

“起来再说。”书雪实在是怕了这位敢顶撞康熙的“跋扈福晋”,当着一大堆奴才说跪就跪,不知道的还当她施了邪术呢!

八福晋不等书雪应允,起身带着丫鬟仆妇半推半让将人拥进了贝勒府,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这是人命相关的大事,如果坐视不理,让宫里知道不免平添麻烦,书雪只能咬牙认了。

抱琴气得不轻,咬着槽牙骂随行护卫:“看什么!还不回王府告诉王爷去!”自个儿与忆画带着小丫鬟跟了过去。

张氏胎位不正,去母留子的法子都用不得,稳婆们知道这孩子金贵,费了半天劲儿也没能摸到边儿,又折腾两个时辰仍没结果后只能硬着头皮出来请示:“格格难产,再这样下去恐怕只能保住大人。”

孩子都没了我留大人干什么?八福晋气得跳脚:“阿哥要有万一你们都别活了。”

原本等在产房外磨地砖的胤禩差点儿晕过去:难道自己就这般不受老天眷顾?“

八福晋豁出去了:“我去请简亲王王嫂,绑也把人绑来,大不了等孩子生下后抹脖子向王嫂谢罪。”

胤禩晃神的工夫八福晋已带齐丫环仆妇出府了。

八福晋运气好,正赶上书雪辞席出府,下跪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人“掳”到了八贝勒府。

胤禩见到救星差点儿没哭出来,书雪没理会想儿子想的快疯魔的两口子,烤了烤火就进了产房。

凭心而论,书雪的医术最多算是中流,和宫里的太医比压根没法相提并论,但碰上这种事优势就大了,胤禩如果找了大夫给小妾接生,最了不起的结果是得了儿子没了名声。当然,对于心存大志的八贤王来说儿子和名声是不分彼此的重要,否则也不会赖着亲王福晋不放。

八贝勒府后院鸡飞狗跳,紫禁城中也不安稳,接到消息时宫里的主子们正在宁寿宫摆家宴,闻说大概的良妃被气狠了,当着康熙的面儿骂儿子:“这样糊涂的事儿都干得出来,亏他读了十几年的书。”

惠妃替养子说项:“胤禩也是着急,并不是了不起的大事儿。”

德妃也说:“上次老十四家的生产多亏有简王福晋在。”

良妃不很领情:“我是没脸见福晋的面了,知道的说福晋大度能忍,不知道的还当她歉着胤禩夫妻的债还不清呢!”

“只要孩子平安生下来比什么都强。”宜妃真心为侄女儿着急,事到如今也想不到别的上头去了。

佟家与完颜氏属于内定姻亲,佟贵妃自是要帮书雪卖好:“说的是,依着福晋的性情也不会计较许多。”

上首的太后询问康熙:“这事儿传出去不好看,简王可不是好性子的,要不要找人去看着?”

“皇额娘说的是。”康熙揉揉额角,“梁九宫——”

“奴才在。”

“去告诉雅尔江阿,朕在南书房见他。”康熙除了给儿子收拾烂摊子已经别无选择。

“嗻。”梁九宫答应着去了。

太后稍稍放心,忍不住嗔怪道:“她生七阿哥时险些没缓过来,那会子谁又去多看一眼了?还不满一年的光阴就只为他们弟兄打支应,都说她脾气急,换了哪个能两番容忍?”

德妃陪笑道:“简王福晋就是面上淡淡的,心肠再软不过了。”

太后冷哼一声:“不拘是谁,再敢有下次先让他来领一顿拐棍,皇帝不追究哀家也不能看着她屡次三番受欺负。”

宜德双妃面红耳赤,不敢多半句嘴。

张氏完全是先天胎位不正,较琼琳受外力推动而早产是另一番景象,甚至比自己生小螃蟹时还要艰难,一番折腾就到了第二天清晨,张氏不是琼琳,书雪即使存着善念也没那份耐心,又记挂家里的几个孩子,下手时果断了许多,动针后几乎是不管不顾的把孩子扯了出来。

听到婴啼声的众人均舒了一口气,胤禩一叠声让稳婆把孩子抱来看,书雪累的歪在椅子上半天没动弹。

雅尔江阿被康熙绊在南书房直到宫门下钥时方得以回府,听到消息就带人赶了过来,二话不说与胤禩动了拳头,胤禛、胤禟弟兄费了好大劲儿都没把人安抚住,还是书雪隔着窗户喊了一声才把胤禩解救出来,如今见妻子累得脱力,抱起人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胤禩只顾着高兴,等他反应过来早没了“恩人”的踪影,激涨的心情因此而平复了不少。

☆、一八〇、明大义灯节说君

胤禩夫妻还没昏过头去,第二天即备下重礼亲谒简亲王府请罪,和康熙赌气在家的雅尔江阿连门槛都没让他们擦到,书雪把几家皇子府的请帖都回了,一心一意在家教软脚“小螃蟹”学站立,对丈夫的举动当然没有任何异议。

身为帮凶之一的康熙大帝没好意思说什么,又不舍得怪罪自己的儿子,只得拿儿媳开刀,以太后的名义罚八福晋抄写《女戒》十遍外额赏简王府御用器件无数,削去的佐领也还了回来,姿态已经摆出来了,雅尔江阿不好得寸进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