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1章 糖炒栗子(2 / 5)

的利息银子,不足十四万,如今国子监的公账上只有二十一万银钱。”

魏询沉着脸:“那烧制餐盘之事,要不还是停一停……”

徐叔摇头:“这倒是无妨,哪怕再烧一千只餐盘,也花不到七千钱。更何况这是必须要花出去的银钱,没了餐盘,咱们拿什么给监生们装吃食?”

孟桑长呼一口气:“我来改食单,将每日暮食的那道荤菜,改成小荤,或者大荤与小荤穿插着来。至于时蔬,也多改用价钱便宜些的。”

她苦笑:“怕只怕,蹴鞠赛一过,每日涌进食堂的监生至少要有一千名。即便咱们再怎么改食单,也架不住来的人太多,撑不到下个月收利息银子。”

“即便朝廷再拨下本钱,但依着规矩,这钱只能分出去给捉钱人,不能直接动用,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再者,食单受制于银钱,纵使孟桑可以多变化着来,但架不住食材单一。几道菜式来回上,时日久了总会吃腻,必然会流失许多监生。

先前的努力,悉数白费。

就在三人愁眉苦脸之时,沈道身边的书吏来了小院。

书吏叉手:“沈祭酒请孟厨娘去廨房商议事情。”

孟桑三人面面相觑,彼此心里都有了猜测。

沈祭酒会在这个节骨眼找孟桑,不是为了蹴鞠赛彩头,便是为了月料钱的事。

孟桑应了一声,没有耽搁工夫,立马起身跟着书吏去往廨房。

-

谢青章从廨房走出,未曾想到一拉开门却望见了孟桑正跟着书吏朝着这儿走来。

此处已是廨房所在小院的最里头,监丞、主簿、录事共用西边一间屋子,谢青章与卢司业的廨房在东边,而沈道身为祭酒,独占正中的一间屋子。

走在孟桑前头的书吏是平日跟在沈道身边的,所以……是沈道因为月料钱的事儿寻她?

没等谢青章细想,孟桑二人已走到了跟前。

谢青章与孟桑互相见过礼。

他们还没说上话,沈道拉开廨房的门,从屋内走出。

道望见谢青章,笑道:“刚想亲自去寻你,不曾想你们在这儿撞上了,都来我廨房说事吧。”

片刻后,众人在沈道的廨房内坐定。

沈道温声道:“此时寻你们来,是为了月料钱一事。”

他一字一顿道:“今次我不欲再找朝廷取本钱。”

孟桑和谢青章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贸然开口,都在等着沈道接下来的话。

沈道冲着孟桑笑了:“承包一事,我也是听孟师傅说的,不若仍由你来讲?”

闻,孟桑有些诧异,却还是点了点头,简意赅地说起承包制,心中隐约有了猜测。

沈祭酒不会是想直接在国子监推行承包制吧?

孟桑向谢青章说清楚了何为承包、如何承包等等细处后,末了,对着沈道惭愧一笑。

“沈祭酒,此举虽然可以变出为入,但也有许多致命的短处。譬如是否有人监管,譬如承包之人做吃食是否偷工减料,譬如吃食定价是否合理,譬如照顾不到家境贫寒的监生……儿这些日子也细细想过,觉着将承包制全盘拿到国子监用,并不妥当。”

谢青章听完,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忽而开口:“虽还有很多不足,但其本质仍然不失为一个好法子,也并非全然没有可取之处。”

“私以为,这比捉钱更有利于民生。”

“不错,”沈道颔首,敛了笑意,显出几分高官的气势,“捉钱之制,原是为了供应各处官衙的公廨钱,从而出现的付本收利之制。然而究其根本,富户既免其徭,贫户则受其弊,实乃盘剥百姓之举。”1

“虽然圣上已经削减一半的利息银子,但是民间贫农仍有二倍、四倍乃至十倍归还银钱给捉钱人的。甚至借债者本人虽死,则子孙代偿;子孙已无,则由亲戚旁支代偿;宗族已亡,则保人代偿……最终被逼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谢青章轻叹一声:“从国库散入民间的本钱越多,就会有越多的贫户被牵扯进无穷无尽的还利之事,自此不得解脱。”

沈道颔首:“圣人早就有意取缔捉钱,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更好的法子。国库尚算充裕,却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官员和监生。”

“而承包之制虽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终归是有法子能约束,且不涉及百姓。以此来解决公廨吃用,比之捉钱之制,实是一桩善举。”

沈道面向孟桑,目光温和:“我欲在朝会进,提及先在国子监施行承包制一事。”

“取缔捉钱一事,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