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节(2 / 3)

加入书签

一切,都达到了她的目的。

除了真正的父母之爱。

不过,这个已经不重要。大哥、二哥、大姑、范秋寒,他们都站在自己这一边,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给予过温暖。

赵向晚清瘦的身材在寒风中挺立着,宛如一根初长成的小松树,树干虽细,却笔直向上,枝桠伸展,不畏严冬。

赵青云的心思忽然被触动。他承认,当初抛弃赵向晚是因为她是个包袱,接回赵向晚是因为觉得她有用,一切的一切,都是利益的权衡,而不是真正的爱。对比这些乡民的淳朴真诚,他给予女儿的远远不够。

赵青云叹了一口气,抬手轻轻想要拍一拍女儿的后背表达安抚,却不料他手刚一动,赵向晚便后退一步,抬起双臂,避让开来。

看着女儿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赵青云内心升起一股内疚,放柔和的语气说:“向晚,你受苦了。先前我不知道你在乡下吃了这么多苦,不然一定会好好安慰你、弥补你。”

赵向晚却没有半分感动,抬了抬肩,仿佛要抖落他的所有气息。

亲生女儿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让赵青云有一种浓浓的挫败感。为什么自己表明态度,亲自把赵晨阳送回乡下、说明真相,她还是不满意呢?

自己这个女儿,实在是太犀利,容不得半点虚伪,真是让赵青云又爱又恨,偏偏又无可奈何。

看到赵青云眼中露出的温情,赵晨阳内心涌上来无穷的委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爸,我不是有意欺骗,我……我是羡慕赵向晚能有您这样的好爸爸,羡慕她能够和您一起在城里生活。”

赵青云长叹一声,温和地看了赵晨阳一眼,转头对赵向晚说:“向晚,事情已经清楚,既然他们都已经道歉,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和我一起回去,晨阳就留在家里。”

【先把态度摆出来,让赵向晚心里好受一点。反正赵晨阳开学之后就会回到星市,到时候一样能够为我所用。现在赵晨阳的家人对她不满,赵家沟非她久留之地,我只要露出一点善意她都会感激不尽,还不是一样能够通过她把徐氏建筑公司笼络住?】

听到赵青云的心声,赵向晚对他的自私与野心感到失望,干脆利落地回绝:“不,我在赵家沟长大,这里才是我的家。”

赵青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专程跑这一趟,将赵晨阳送回老家,事事顺着赵向晚的心,她竟然还不领情。他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感觉被女儿在脸上抽了一巴掌,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长兴却听得连连点头,和村委会领导、村里几名德高望众的老人商量之后,抬起右手:“各位乡亲,请听我说句话。”

议论纷纷的村民们都安静下来,站在老屋前面的地坪,抬头看着村委主任。

“向晚有良心,记得我们赵家沟的好。她既然有情有义,还认我们这个村,那我今天也来为她做个主——”

赵长兴转头看向赵二福夫妻俩。

“赵二福、钱淑芬,你们抚养赵向晚十八年,虽然有打有骂,但也没少她一口吃的;虽然百般阻挠她读书上进,但依然供养她读到大学。如果没有八年前替换一事,哪怕不是亲生的,赵向晚都应该承担起赡养义务。

可是,你们隐瞒赵向晚身世,让赵晨阳替换她进城,害她与亲生父母骨肉相离。功过相抵,将来她出嫁不会给你们彩礼,你们老了,不管赵向晚多么有出息,她都不需要给你们养老。这一点,你们认吗?”

赵二福与钱淑芬垂下头,默不作声。

农村为什么重男轻女?就是因为好不容易将女儿抚养长大,出嫁之后却成为别人家的劳动力,不能再在家干活、不会再赡养老人。所以当时赵家沟嫁女儿会要求男方给彩礼,并且女儿女婿逢年过节要探望老人,买新衣、新鞋,置办床上用品。

现在辛苦把赵向晚养大,却什么回报都不会有,赵二福与钱淑芬的心里很不好受,感觉这个女儿白养了。

赵伯文与赵仲武却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就按长兴叔你说的办。爸妈将来养老都归我们兄弟,绝对不麻烦三妹子。”

赵长兴点了点头:“好,伯文你们两兄弟既然应承下来,那这一点就定下来了。第二点……”

钱淑芬猛地抬起头。白养个女儿还不够悲催,还有第二点?

“第二点,赵二福、钱淑芬私自将孩子调换,害得赵向晚与父母分隔,让赵晨阳代替她在城里享福,这种行为在我们赵家沟从来没有出现过,必须惩罚!”

赵二福的脑袋耷拉着,叹了一口气。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件事村里一直维护着赵向晚,这个惩罚是躲不过去了。

赵伯文感觉到肩头沉重,站出来大声说:“长兴叔,您说吧。有什么惩罚我们都认。”

赵长兴说:“虽然向晚考上大学后,户口跟着迁到星市,但既然向晚说赵家沟是她的家,那我们赵家沟的父老乡亲们绝对不能寒了她的心。这样,村里出砖出地,你们出钱出力,在老屋东面给向晚盖一间新屋。红砖墙、小青瓦屋顶,铺地砖,这间新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