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节(2 / 3)

加入书签

略显沉闷的气氛鲜亮了许多。

赵向晚拿过来一个大大的方盒子,将整捧玫瑰插在其中,摆在会议桌中央。花香扑鼻,随着吊扇风的吹动,渐渐弥散开来,整个重案组办公室都变得温馨愉悦起来。

季昭也没介意赵向晚把花放在哪里,高高兴兴地挨着赵向晚坐下,一双眼睛恨不得粘在她身上。

今天赵向晚一整天都在跑现场,到下午快吃饭了才回来,季昭觉得很久都没有见到她了,想念得很。

【你去哪里工作了?累不累?】

季昭懂得关心人,主动询问自己的行踪,这让赵向晚的心情好了起来。

刚才费思琴的怪异与冷血,给赵向晚的内心带来很大冲击。赵向晚也算是参与过不少大案的人,凶残狠毒之人接触不少,但像费思琴这样,外表柔弱美丽,内在却对亲人如此冷血的,却是头一回遇到。

多少人,想要得到父母之爱,费思琴却弃之如敝屣;

多少人,想要有优渥的家境,费思琴却一点也不珍惜;

多少人,想要拥有美丽的皮囊,费思琴却在糟蹋它。

虽然赵向晚没有确切的证据,说费思琴是凶手、或者是帮凶,但她知道这个美丽的女孩,是这桩案件的始作俑者。

或许因为赵向晚曾经无比渴望父母之爱、无比向往城里知识分子家庭的幸福和谐,因此对费思琴的行为有着下意识的排斥。感情用事也好,不冷静不理智也罢,反正赵向晚今天很不开心。

季昭见赵向晚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握住她的手,笑容阳光而单纯。

【你去哪里了?我一个人有点无聊】

小云雀叽叽喳喳在枝头蹦跳,让赵向晚直观体会到了什么叫“雀跃”。

“我们接手了一个案子,有点血腥,我不太喜欢。”

【血腥,是什么意思?】

“死了两个人,一个人还在抢救,现场有很多血。”

【死的是好人,还是坏人?】

季昭在市局待了这么久,耳濡目染的,也知道刑警的不容易。死人看多了,他一丝畏惧都没有。听到赵向晚说死了人,第一反应便是询问死的是好人还是坏人。

赵向晚愣了一下,突然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问题。

遇到死者,她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个人是受害者,是弱者,默认为“好人”。

正因为如此,才会对费思琴的行为如此之愤慨。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被害人并非好人呢?

费永柏、屈薇歌如果真的是季锦茂嘴里所说的那么爱孩子,为什么会把费思琴教育成那样一个性格?

会不会,抢劫杀人案的罪行之下掩盖了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灰暗的东西?

想到这里,赵向晚豁然开朗,紧紧捏了捏季昭的手,微笑着回答:“目前还不知道,也许是好人,也许是坏人。”

先入为主要不得,警察破案要讲证据。

自己仗着有读心术,总喜欢有了结论再来反推、寻找证据,并非好事。

世人说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有些人说谎,是为了保护自己;有些人说谎,是因为真相羞于出口。

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先前执着于辨别谎言的赵向晚,忽然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世事,并不是非黑即白;

世人,并不是非善即恶。

赵向晚松开季昭的手,站起身倒了一杯凉茶,抿了抿唇,态度郑重地递到朱飞鹏面前:“师兄,你说得对。咱们是刑警,不是推理小说家,一切都要讲证据。”

朱飞鹏不懂赵向晚此举何为,不过他向来豁达,二话不说接过茶,一饮而尽,砸巴了一下嘴,美滋滋地说:“小师妹敬的茶,喝着就是得劲儿。”

摆正了态度之后,赵向晚重新拿起笔录本,开始回忆与费思琴的每一句对话,将疑问一点一点地进行梳理。

1费思琴的交友状况?

2费思琴与父母、弟弟的真实关系?

3现场痕迹检测结果。

休学

◎费思琴在初一的时候得了什么病?◎

第一点疑问:费思琴的交友状况。

赵向晚曾探听过费思琴的内心, 令她印象的深刻的是费思琴曾经想过这么一段话:

“处女?处女是什么东西?能吃吗?值钱吗?我这么漂亮的一个人,要是没有男人追求,到了十八岁还没有和男人上过床, 怎么称得上是美人?”

可以推断:费思琴已经与人发生过性行为, 并且享受其中, 那就有两种可能。

其一, 因情而性。费思琴生得美,追求男生很多,哪怕费永柏与屈薇歌严格管束也没办法阻拦年轻人的爱情,费思琴背着父母有了男友, 偷尝禁果。至于男友是一个、两个还是多个,那就不得而知, 需要进一步调查。

其二, 因逆反而性。费永柏夫妻俩对女儿管得很严,不允许她轻易外出, 不允许她随意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