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节(2 / 2)

加入书签

堆里抠出点东西来。】

赵向晚看了他一眼:“周如兰。”

朱飞鹏张大了嘴:“喂,微表情行为学难道还能猜人名?我还真不服气!”

赵向晚微笑:“我们都认识、懂档案管理的,好像也就一个周如兰吧?”

朱飞鹏将卷宗放在办公桌上,冲她抬了抬下巴:“走,我请你们去食堂吃饭。”

四个人说说笑笑去食堂吃了饭,继续回办公室工作。

组长高广强和祝康、黄元德、艾辉这四个都去了外地,朱飞鹏顺理成章当上“临时组长”。

朱飞鹏拿出卷宗,将今天的收获和大家分享。

“先讲戴敏丽吧。当年的刑侦记录早就找不到了,不过1975年上报的大案要案记录里找到了一些当时的资料。这里记载她的尸体在小树林被发现,有性爱痕迹,体内留有精液,脖子有勒痕,窒息而亡……”

等他说完,赵向晚问:“朱师兄,我今天也调查了这两人的基本情况,有些疑问我就直接问吧,然后你们看看卷宗里有没有相应的答案。”

“第一,贾慎独的不在场证据是什么?有没有证人?”

“有学生证词,七点到九点半之间,贾慎独一直在绘图教室指导设计。”

“中间没有离开吗?”

“这里没有写,只有简单两行字,还有三个签名。”

“那就不能排除贾慎独当时离开过,只是学生没有在意,对吧?”

“的确是这样。”

“第二,姜遇春的口供里,有没有提到戴敏丽是几点离开的?”

“戴敏丽是七点左右到达他宿舍,然后八点半左右离开。”

“红围巾是戴敏丽的?天气那么冷她为什么没有围上?”

“两人腻歪得忘了时间,戴敏丽怕贾慎独发现,匆匆离开,忘记围上。”

“姜遇春有没有办法证明,戴敏丽离开时他一个人在家?”

“没办法证明,他住的是单身宿舍,做的又是偷情的事,不敢让人看见。”

“第三,有没有证人提出异议?”

“没有,所有口供一致认定是姜遇春杀人。”

说到这里,朱飞鹏摇摇头,长叹一声:“如果换到现在,有dna检测技术,姜遇春更是有嘴也说不清。戴敏丽身体里还留有他的精液,手里攥着他的衣服碎片,不是他杀的,还是谁杀的?”

何明玉也叹气:“唉!姜遇春到死还在喊冤。”

审讯

◎1981年1月17日上午,你在哪里?◎

戴敏丽被杀案已经过去十七年, 年代久远,凶手已被处决,重新翻案困难重重。

朱飞鹏将之分关于戴敏丽的残缺不全案卷放在一旁, 拿起另外一份关于翟欣莲的案卷资料。翟欣莲失踪案事发日期为1981年, 在1983年严打中, 因为涉及妇女儿童被拐受到重视, 再加上翟欣莲家人坚持每年过来询问,因此案卷一直保存完整。

同样的,听完朱飞鹏的说明之后,对这个案件有一定了解的赵向晚开始提问。

“第一, 谁能证明贾慎独1981年1月15日的火车回老家?”

“有火车票为证。”

“火车票并非实名,他可以买两张, 假装15号离开学校, 实则17号与翟欣莲同行。”

“那这就不好说了。如果他和翟欣莲坐的是同趟列车,上午10:20发车, 从星市坐车到达宜岭车站大约需要九个小时,到达已是晚上七点半, 已经没有长途客运车了。明玉, 你把这一条记下来,回头等老高他们回来问清楚,1981年1月17号晚上有没有哪家旅馆老板记得贾慎独。”

何明玉响亮地回应了一声:“好。”

如果那天晚上贾慎独有住宿记录, 并且带着翟欣莲, 那就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可以对贾慎独进行拘传审讯。

“第二, 贾慎独老家还有谁?家庭环境怎样?1981年春节前后家里有没有翻新?是否发生异常?”

朱飞鹏摇头:“当时没人怀疑过贾慎独, 所以没有人去昌汉县麻源乡贾家村调查。不过, 你问的这些问题可以让明玉记下, 提醒老高他们。”

何明玉记下第二点之后,补充道:“关于贾慎独的家庭环境,我在他的档案里倒是看到了一些。他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上面有四个姐姐,农村里像他这样的情况,多半都是娇惯着长大,事事依着他。”

赵向晚再问:“他父母还在吗?姐姐姐夫都在当地生活,还是出来了?关系怎么样?”

何明玉摇头:“档案里只简单写了家庭关系,但具体关系如何,还是得老高他们去问。好,这一点我也记下来,等老高他们到了之后联系时提醒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