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7节(2 / 2)

加入书签

的言情小说,就混进了作家行列,简直丢我们某省作协的脸!】

虽然看不到说话的人,但心声响起时,通常会带着点奇怪的滋滋电流杂音,比真实的说话声音显得稍微模糊一些。

明确对方在腹诽昨晚死亡的作家蔚蓝之后,赵向晚的心思一下子便被案件吸引,开始侧耳倾听起来。

身后桌上坐着的是两个人,正在对话。

“真可惜啊,咱们作协难得搞一次年会,还特地选在蔚蓝的老家举行,结果却出了这样的事,唉!”

“是啊,我和袁会长建议在星市搞年会,省会城市嘛,哪里都方便一些。结果一堆人跑到这个小小县城来,吃没得吃,逛没得逛,真没劲。”

“我听说,蔚蓝死得很惨……”

“我也听说了,我不敢去看,反正我住五楼,也离得远。”

“你说,谁会杀她呢?”

“这谁知道,也许是情杀?”

“情杀?快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说话的人,是某省作协的两名作者。身为作者,打听八卦、深挖内幕是本能,一说到情杀,其中一个明显来了兴致,开始仔仔细细打听起来。

赵向晚也竖起了耳朵。

不知道昨晚罗县公安局的警察有没有询问这些作协的人,有没有打听出一些重要线索。如果是作协在芙蓉酒店开年会,那这一大堆文字工作者聚在一起,其中的爱恨情仇估计能写十几篇小说出来。

“蔚蓝是个美女,喜欢她的人排长队哟。她已经三十六岁了,结婚五年一直没有孩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她是小三上位,对方老婆虽然同意离婚,但却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蔚蓝不能再生孩子,因为对方有个儿子。”

“她爱人是谁?怎么可能会答应这么过分的要求?剥夺一个女人做母亲的权利,这不太好吧?”

“她爱人是蓝玉出版公司的老板喻惠民,有文化局的背景,家里超级有钱。先前蔚蓝还年轻的时候,投稿投到这家出版公司,连人带书一起被喻老板看中,当地下情人当了六年,后来她出名了,开始逼宫。喻老板舍不得这棵摇钱树,只能和当时的老婆谈判。他老婆是京都子弟,为人硬气,家财一分为二,并提了这一个条件。喻惠民能够有今天,其实也有老婆的一半功劳,不敢不答应。”

听到这里,赵向晚开始对蔚蓝好奇起来。

今年36岁,算一下应该是1960年出生,上小学时正遇上十年运动,恐怕很难在小学、初中静下心来读书。她二十四岁被喻惠民看中,正好是1984年赶上了文化大爆炸时代,在港台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八十年代大陆小说精彩纷呈。她是怎么在那个时候异军突起,成为当代知名作家的?

赵向晚从来不看言情小说,自然也没有听说过蔚蓝的名字。

事实上,蔚蓝是大陆名气很响亮的一名言情小说家,文笔细腻、情感丰富,字里行间充满灵性,感染力十足,让人一看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恨不得走到书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身后那一桌的两名闲聊作者站起身,拿着盘子去拿早餐,赵向晚趁机打量了他们一眼。

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烫了头发,夹克衫、喇叭裤,看着像个摇滚青年,有人与他打招呼,唤他“老虫”。

另一个戴金边眼镜,斯斯文文,身材高瘦,旁人叫他“书呆”。

老虫是那个压低声音说八卦的,书呆是那个凑趣当捧哏的人。

老虫拿了一堆吃食,将盘子堆得满满当当,坐回桌旁开始大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不忘吐槽。

“要我说啊,活着才是王道。什么功名利禄,全是过眼浮云。蔚蓝这一死,她又没有孩子,那么多作品的出版收益,全都归了喻老板。到时候喻老板拿着她的钱,娶个更年轻漂亮的,美妙地享受生活,而她呢,孤零零一个人在那个世界受苦,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赵向晚暗自点头。

按照凶杀案的基本原则,谁是受益者,谁是嫌疑人。所以,不能排除喻惠民雇凶杀人。

按照仇杀的思路,不排除喻惠民的前妻报复杀人。

当然,到底是谁杀了魏清芬,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杀人的可能性五花八门。

可能是作协成员内部争斗,愤而杀人;可能是出版社分赃不匀,激情杀人;可能是忠实读者理想幻灭,冲动杀人。

总之,知名作家死在罗县,在某省作协年会酒店被杀,留下家财百万、版权无数,一定让罗县警方很头痛。

书呆并没有吃太多东西,只要了份煎鸡蛋、一份烤面包片,拿餐刀将果酱抹在面包片上,慢慢咬了几口,叹了一口气。

嫌疑人

◎和蔚蓝合作写小说?呵呵◎

省作协的成员陆陆续续来到餐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