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节(1 / 3)

加入书签

女儿明媚的笑脸、贴心的问候让陶守信心里美滋滋的,他站起身道:“饿了,我看看向北他们做好饭了没。”

厨房叮叮铛铛的声响已经结束,向北端着两盘菜走出来,放在餐桌上:“开饭喽~”

凉拌木耳、青椒肉片、小葱煎鸡蛋、清蒸腊肠、土豆烧肉、菌菇汤。

五菜一汤,满满当当摆了一桌,香气四溢。

陶守信这段时间在农场被照顾得周周到到,不必考虑工作、专业、家务,吃饭成了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看到这一大桌子菜,他有些惊喜地看了向北一眼:“没想到,你的厨艺竟然还不错。”

向北微笑道:“当兵的时候什么都得自己来,所以练就一身做家务的水平。如果您不嫌弃,我愿意一直做饭给你和南风吃。”

陶守信眼皮一抬,看了向北一眼。

向北马上收声:“我去盛饭。”

等到饭菜都上了桌,四个人坐下来安安生生吃了一顿晚饭。

饭后,陶南风主动起身收拾,又被向北拦下:“你陪你爸聊天,这里有我和毛鹏就行。”

毛鹏有些怨念地看着向北,你讨好女友可以,做什么一定要拉上我?

向北轻轻一眼扫过来,毛鹏条件反射地挺胸抬头:“是!坚决执行任务。”

陶南风扑哧一笑,索性当一回甩手掌柜,将长发撩到耳后,柔声道:“那就辛苦你们了。”

这种被人珍视的感觉,挺好的。

等到一切收拾利落,陶守信示意向北坐下,温和地问:“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向北沉吟片刻,老老实实将心中所想说出来。

“南风马上进干部培训班进修,应该会很忙。她在这里有您陪着,不会觉得孤单。我打算回农场,先把医院建起来,接下来就是筹建中学,另外……”

他看一眼陶南风,眼中带出一分征询之意。

“这次在德县寻访医生的时候,顺便到德县卷烟厂去考察了一番。我们秀峰山除了水稻、玉米,就是烟叶长得好,正好我们原材料充足,可以在农场办烟厂。先引进卷烟厂的旧生产线,帮他们生产香烟,贴他们的标,等将来有了基础,我们自己再生产。”

向北算过帐的,一般情况下每亩鲜烟叶大约能收1000斤,烘烤干燥后有150~300斤。哪怕只是代工贴标,每亩除去所有的生产投资和烤制成本,大约能赚两百块钱左右,这比以前种玉米、红薯赚钱多了。

烟叶种植的周期比较短,一般情况下四五月份播种移栽,到九月底就能彻底收获完,六个月时间就可以见到经济收入。

秀峰山的农民种植烟叶的人不多,大都是自制土烟,闲时抽抽,因为没有销售渠道。但如果在农场办烟厂,农民种植烟叶就会比其它作物产值高很多,农场与村民都将受惠。

香烟现在可是紧俏货,供销社卖得最快、最好的东西就是香烟,在某些城市香烟券甚至能当硬通货流通,换米、面、油等日用品。

虽说向北不抽烟,但他知道香烟的利润有多高。

德县卷烟厂全国闻名,生产的德牌香烟供不应求。开车开进德县,就能闻到空气里飘着一股烟草味。

德县卷烟厂正面临着工人懒散、生产效率低的困境,听说向北愿意合作十分高兴。向北拿出秀峰山自产的烟叶与烟丝之后,先前还有点拿腔作调的厂长立马来了精神,有了合作意向。

听向北说完,陶南风惊喜地说:“太好了,我说你怎么去了那么久,原来不仅仅带回来梅先生一家,还做成了这么一件大事。”

向北看着她的眼睛里满是爱念:“你陪着父亲看病、吃药,还要操心医院的基建,我看你忙就没跟你说。这事目前还只是一个初步计划,真要办成还有很多流程要走。所以,我回去之后得忙这个,估计年前能够定下来。”

陶守信见向北事业心强,欣慰地说道:“很好很好,你忙你的,我们在学校什么都方便,你别担忧。”

陶南风嘱咐道:“医院主体已经完工,装饰细节你让杨工没事就去盯一下,胡焕新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向北越看她越喜欢,轻轻一笑:“放心,有我呢。”

毛鹏插了一句话:“不是还有梅老先生和梅小先生吗?那两个人恨不得天天往中医诊室跑,眼光又挑剔,放心吧!”

一说起梅遇冬和梅长生这两父子,四个人都笑了起来。

陶守信心有余悸:“可不是,梅老先生训起人很严肃。”

陶守信当了这么久的老师,从来只有他训人,没人敢训他。第一次体会到被医生教训的感觉,脸上真有些挂不住。

梅遇冬童心未泯、梅长生严谨刻板,一到农场就开始问诊把脉,积极性特别高。陶南风微笑道:“他们是非常好的医生,咱们农场职工有福气了。”

向北想起来一件事,看向陶守信:“陶教授,您一定记得按时吃药,等一个月之后复诊,我们约好时间通电话,电话问诊之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