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节(2 / 3)

加入书签

光芒亮如星空。

“什么路,能够可持续呢?我们想到了开厂。开什么厂?农场烟叶长得好,卷烟厂要是能够开起来,不仅能够让村民吃上饱饭,还能带动整个农场的产业升级与发展。

先前我想和高厂长合作,一是看上了你们的湘德香烟这个牌子,二是欣赏高厂长的为人。可是这次的变故让我下了决心——

与其代工赚辛苦钱,不如自己开烟厂!”

高德顺看着向北侃侃而谈,年青时曾经的雄心壮志涌上心头,整个人也变得兴奋起来。

“好好好,向北你当场长,是秀峰山农场的福气啊。只是……你们想开烟厂,难咧。谁不知道卷烟厂赚钱?没有通天的关系,根本办不下来。”

向北有秘密武器——苗靖。

苗靖在工业部背景深厚,目前人在省城工业厅,找他出面难度不大。他与苗靖是过命的交情,一起经历战场生死,关系非一般人可比拟。

向北笑了笑:“开厂倒是不难,难的是后面如何经营、管理,我们现在缺的是一个懂管理、敢抓敢干的厂长。”

高德顺第一次听到有人举重若轻地说开卷烟厂不难,顿时来了兴致。

“好!如果你能顺利把手续办下来,我就过来帮你。”

卷烟厂

第二天, 两台吉普车从德县开往秀峰山农场。

一大早出发,开六、七个小时,下午一两点到达农场。

汪清溪早就安排妥帖, 不仅把高德顺夫妻安排住进场部办公楼二楼单间休息, 还让厨房准备了肉丸枸杞红枣汤这类养生、滋补的午饭。

等郑青媛吃饱休息好,梅先生亲自上门把脉。

“先前的医生看你咳嗽气虚,都按肺虚之症来治。其实你这病根在心,需养心补气。兼之你年少时劳累太过,落下宫寒之症, 后来胡乱吃了不少滋阴暖宫之药,药不对症, 虚不受补, 难怪越来越严重。”

高德顺与郑青媛是大学同学,今年正好四十。两人从北方农村考大学出来,一起分配到德县工作, 恩爱相伴这么多年, 却一直膝下无儿女。

郑青媛觉得对不住高德顺, 三十岁一过就开始看病吃药。不知道看了多少医生、吃了多少偏方, 肚子没半点动静, 身体却越来越虚弱。

高德顺听梅先生说的都对, 忐忑中带着一丝期盼:“梅先生, 我妻子这病……能治吗?”

梅遇冬瞪了他一眼:“当然能治!病人原本问题不大, 完全是被耽误了。我梅家祖传膏方主治心疾, 先养心再暖宫, 按照我的要求来, 认真吃药, 慢慢养着, 一年之后就能正常上班,说不定还能生个大胖小子呢。”

高德顺一听,激动得眼圈都红了,紧紧抓着梅遇冬的手,连声称谢。

听梅先生描述的美好蓝图,郑青媛怔怔地落下泪来。

梅遇冬板着脸教训她:“你把心放宽点,莫自寻烦恼。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多出来走动、看看美景、聊聊天,对你的身体恢复有好处。

既然远道而来,我先帮你把药方开出来,冬季正好用膏方。在农场住两天,我让儿子熬好给你们带下山,两周复诊一次。”

高德顺夫妻俩求医问药七、八年,今天终于看到希望,内心充满了对向北的感激。

如果不是他上自己家,就不会知道青媛生病;如果他不知道青媛生病,自然也不会聊到梅先生;如果没有梅先生,哪里能知道以前治病的方向都错了!

待梅先生离开,郑青媛拉着高德顺的手,柔声道:“你要不要放弃现在的工作,只管从自身发展来考量,不要因为要给我治病而勉强自己。”

高德顺抚了抚妻子瘦弱如纸的肩头,心疼得无以复加。

“你跟着我,吃苦了。大学里的你,年青漂亮有才气,如果不是为了和我分配到一个地方,哪里会到德县这个小地方来?

我早就跟你说过,有没有孩子我并不介意。偏偏你执念太深,非得逼自己吃那么多苦药偏方。这一回咱们认真治、好好养,不求生什么大胖小子,只要你能恢复身体,可以继续站上讲台当你的老师,那我就心满意足。

我看出来了,向北是个有本事的。你别看秀峰山农场现在穷,但有这样强有力的领导、团结一致的团队,未来的发展绝对了不得。”

郑青媛嘴角渐渐浮起一个浅浅的笑容。

“看来,你对向北印象不错。从大学毕业到德县卷烟厂,你一步步坐到厂长这个位置,一直很累吧?”

高德顺点点头:“是很累,后面没有靠山,身边没有朋友,底下没有可用的人,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真的很难受。我看向北带来的周林虎、汪晓溪都是人精,却个个信服向北,唯他马首是瞻。

还有那个陶南风,二十岁的女孩子就能当上基建科科长,还送她去大学读干部培训班,这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用心培养人才的架势,你觉得……农场会发展不好吗?”

郑青媛温柔地看着丈夫:“所以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