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节(1 / 3)

加入书签

陶守信这一回对陶南风的作品半句不问,一切全由她自己完成。

陶南风提交完立面图,顺利收到决赛通知,便与大专班的学员们一起制作模型。

为了更清晰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展示清晰,她别出心裁地将硬纸板刷成白色,纸板当墙,墙面开门、开窗,将整个建筑平面、房间与房间之间的连接、功能关系表达得十分直观。

大专班的学员们虽然理论水平不行,但都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对于如何汇报、答辩很有心得。

大家一边制作幻灯片一边安慰陶南风。

“咱们虽然是第二名,但是不要害怕。答辩时如果能够将设计理念表达到位,一样可以逆袭成功。”

“是啊,陶南风你做了那么多基建项目,这个作品又是你为农场知青设计,带着浓烈的情感呢,只要把这份情感渲染到位,一定能够感动大家。”

“决赛流程已经公示,建筑学专业一共12个班,每个班5个代表,再加上我们大专班,整个小礼堂会有65个学生投票,选出冠、亚、季军。这样挺好的。我先前还担心你是教师子弟,评委为了避嫌不敢给高分,现在全是学生反而公平,是不是?”

陶南风胸中燃起熊熊斗志。

当小说和诗歌都在沉默的时候,建筑还在唱歌。

建筑之美,在于不断满足人类居住、生活、生产的需求,并将人类对于精神、艺术的追求寄托于实体之上。

主持农场基建这些年里,陶南风学习到很多,也感受到很多。这一回,她将为自己而战,为农场知青而战。

答辩这一天,终于到来。

决赛

金秋十月, 香樟摇曳。

江城建筑大学的小礼堂此刻坐满了人,连走廊外也站得满满当当,挤到门边、窗边的伸长脑袋往里头看, 挤不到的只能站在一旁侧耳倾听。

住宅设计大赛, 复赛第一名周若玮与第二名陶南风打赌,输了的要当众鞠躬道歉。

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不仅初赛是化名提交作品,决赛更是所有评委老师都不再进行评分,而是由选取出来的65位学生进行投票。

老师只组织比赛, 最终冠军花落谁家,由学生来决定。

——听起来多么刺激!

大学校园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来了没、来了没?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入场了吗?”

“看到那个高挑漂亮的女生了没?那就是陶教授的女儿陶南风!”

“评委虽然不打分, 不过第一排的评委席坐了好多老师啊, 这次比赛咱们建筑系好重视。”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有人发表意见:“周若玮要是赢了,我建议他不要逼陶南风兑现承诺。当众说自己是关系户,那不是啪啪打在座老师们的脸吗?他还要不要毕业了?”

大专班的学生瞪了说话的人一眼:“切!谁说周若玮一定能赢?陶南风必胜!”

一时之间, 走廊外打起了嘴仗。

小礼堂的喇叭里传来系主任黄家发低沉而威严的声音。

“……住宅设计大赛现在开始!”

所有人都闭上嘴, 现场鸦雀无声。

极致的嘈杂与闹腾, 陡然转到寂寞, 小礼堂里的空气仿佛突然被抽干, 进入一个真空状态。

压力, 随之而来。

周若玮一颗心开始狂跳, 尤其是看到坐在第一排评委席上, 那个一脸肃然的陶守信, 更是紧张得要命。

当着教授的命, 欺负他的女儿, 自己当时怎么就脑子进了水, 非要挤兑陶南风呢?

他其实也迷迷糊糊知晓答案——因为陶南风太美好, 自己得不到她便心生嫉恨;因为冯悠安慰自己时说了不少陶南风的往事,让他对陶南风愈发不满。

但周若玮不愿意承认自己胸怀狭窄,更不愿意埋怨一直陪在身边给予他力量的冯悠,只得硬着头皮撑下去。

他是复赛第一名,第一个上台展示。

周若玮努力平复心情,深吸一口气,站在讲台之上。

有同学协助,将他的图纸挂在黑板之上,从建筑平面、建筑立面一直到总平面图,图纸一字摆开,图面干净整洁,工程字工整漂亮,令人观之眼睛一亮。

教授们开始窃窃私语。

郭志明对卢晓鸣说:“这是你带的毕业班学生吧?训练得不错呀,基本功非常过硬。”

江城建筑大学历来都是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样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凝聚力、专业认可度有良好效果。

卢晓鸣是周若玮的班主任,他点了点头:“周若玮成绩优秀,外形出色,是我们7401班的班长,群众基础挺好的。”

吴贤玲瞟了他一眼:“那你们7401班的五个同学代表肯定都会选周若玮,不管他的作品到底怎样。”

卢晓鸣听吴贤玲有点挤兑的意思,赶紧说了一句:“所以我们把大专班拉进来了嘛,他们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