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节(1 / 3)

加入书签

心想:只要小师妹见过实物,肯定会就了解他们工作的魅力和意义,留下来那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李筠真正高兴的是,她居然这么容易就能进入研制光刻机的实验室,通过赵志民的话,她立即就猜出来今天的目的地。

比起在书中看到的图片,她自然对于那些曾经作为开创者的实物模样。

于是,一个美好的误会就此形成。

两人都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研究所,回实验室放下东西之后,赵志民就带着李筠往楼下走去,一圈又一圈,就在李筠觉得自己都要开始眩晕的时候,身前的赵志民突然停下脚步。

赵志民转身看了有点不对劲的李筠,解释说:“为了安全嘛,可以理解的。”

“我明白。”

李筠点点头,入目只有刺眼的灯光,将整个空间凸现得格外冰冷。

不一会儿,里面就走出一个人,看到赵志民打了个招呼。

“赵志民,你今天怎么突然想来看情况了?我记得张教授也没说那么着急啊,就算你今天来,我们也不一定可以做出成果,那些机器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赵志民一把揽住闫旭东的肩膀,解释说:

“我可不是来催进度的,你们教授的脾气我又不是不知道,就算是我不催,那速度也不会慢。今天就是特意带着我们团队的新人来观摩的,你们看到的图纸可有她的一份功劳。”

闻言,闫旭东回头仔细看了李筠一眼,没想到看起来瘦小的人却有如此大的能量。

就算是他也能看出,只要能够做出来,肯定又是一个可以上报的大好消息,说明他们现在已经紧跟英美脚步,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赵志民注意到立即介绍说:“我的小师妹——李筠,这是我的同学闫旭东。”

“你好,李筠。”

“你好,闫旭东。”

两人简单问好同时握手,简单摇动两下立即分开。

闫旭东想着都是熟悉的人,走在最前面带人进去,不过他们实验室管理明显更加严格,一进门就被要求穿上实验服,带上帽子、口罩和眼罩,以及手套。

就算是这样全副武装了,两人也只能被许可站在外面观察屋内的人操作。

闫旭东也和两人站在一起,介绍道:“说来你们这次送来图纸还算是幸运,正好碰到安教授想要实验一下刚刚研制出来的第四代分布式投影光刻机,要是机器没问题的话,成功的概率非常高。

毕竟投影的话,就不会与掩膜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出现意外的概率低,待会儿你们看着就明白了。”

“可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你们之前说是要用gk-4来制作。”

“没错,现在是两个机器同时进行,顺便对比一下彼此优劣,你们看。”

闻言,李筠和赵志民两人立即朝着玻璃窗内看去。

只见内里两侧摆放着两台大型机器,旁边都站着好几人,几乎两方是在同时行动,她们站的距离较远,并不能很清晰地看到具体操作,不过这样令人震撼的画面,也足以震慑那些从未见过的人。

闫旭东对于这样的场面却是早已经熟视无睹,想到今天赵志民来的目的,他的眼神不由自主地转移到李筠身上。

他在李筠的眼神中发现一抹亮光,那不是震撼,反而像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冲动,又或是野心勃勃的急切等待。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一个第一次来的人眼里,看到那样陌生的情感。

下意识地使劲摇晃脑袋,想要将脑海中莫名其妙的感觉甩掉。

像是为了避免自己再看错,闫旭东也将自己的眼神转移到屋内的景象,仔细观察里面的每一个人的步骤和动作,是否符合操作规范,要是出了问题他也能即使制止。

赵志民看到一半,忽然觉得他们这样一直扒着窗户好像有点尴尬,为了活跃气氛,装作好奇地说:

“小师妹,你有没有了解一点这方面的情况?仅凭肉眼看着好像也没多大差别。”

李筠没有挪开自己的眼神,用熟练地语气说:

“我看到报纸上说78年的时候,国外就已经研制出来三微米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dsw4800,不知道我们眼前这个的精度是多少?要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的话,我想国际上也会有那么多闲言碎语。”

闫旭东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李筠,没想到对方真的一直在有关注国际情况。

更重要的是,李筠也没有猜错,眼前的这一台精度正是三微米,虽说研制出来的时间比外国晚了一年多,可依照两国的国力对比,谁能不说他们一句强呢?

赵志民也知道现在国际上对于祖国的声音,心中立即升起一股气,一定要赶到他们前头,誓要好好打那些看不起他们国家的人的脸。

语气严肃地说:“小师妹你说的对,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努力,争取让其他人跟着我们的脚步跑。”

而后,他用希翼的眼神看着闫旭东,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