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1 / 2)

加入书签

朱武神色变了变。

他毕竟没有在官场和官军混过,这时候才意识到穆春、陈达两人行为的不妥。

大匠

万寿城!

这座还没有彻底完工的城池周长十里,城墙厚重,高达两丈。

一队队士卒手持枪矛在城墙上巡视。

城内街道四通八达,民居、茶铺、肉铺,医馆、客栈等阁楼分布道路两侧。

那些有家传手艺的医师和匠人,已经开始在城内定居。

还有青楼楚馆等,也开始笑迎八方客。

建筑最为完善的是城东,一座座府邸屹立在街道坊市,有的府邸甚至占据了一半街道。

袁术出身汝南袁氏,号称四世三公,麾下的文臣,基本上也都是世家名门的子弟。出身寒门的大都是军中将校。

来到神州世界后,随着袁氏的势力增强,他们也开始恢复了原有的“世家气度”。

嗯,也就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气势,随便出门,身边就带着数十奴仆,一呼百应。

有世家公子、贩夫走卒……

整个万寿城,颇有历史上魏晋时期城池的气息。

“这座城池建的真不错!要是我们能攻下万寿城就好了!”

在城中一处街道边缘,穆春、陈达两人身上穿着袁术军的军衣,一边走着一边打量着这座城池。

“嗯,主公若是带我们攻下万寿城,以此为根基,能片刻间征法数千兵卒,加上原有的兵马,兵马的数量就过万了!”

陈达声音很低,只有旁边的穆春能听到。

万寿城内有丁口十余万,不过大半都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流民。

袁术军是这片地界最为强大的势力,所以流民为了活命,下意识的朝着这里汇聚。

两人走到城门不远处,能看到许多流民在城外堆着草棚藏身,万寿城面积有限,能容纳十多万人已经是极限。

历史上许多县城也不过数万人而已,十余万人的城池已经可以称之为府城。

人口数十万的城池,就是都城!全盛时期的大唐长安城也不过百万人而已。

“可惜这些人了,他们要是到主公麾下,虽然每天要种田干活,但至少能吃饱活下去……万寿城不让他们进城,他们就只能在外面等死!”

陈达叹息道。

他虽然是山贼出身,但并不是那种嗜杀成性的凶残之人,和朱武在少华山那么多年,只是偶尔打几个庄子补充粮草。

真正的平民百姓,他是不去祸害的。

但凡是心中有些仁心,在看到城外流民等死的惨状,都不免心有动容。只是陈达也无能为力。

他现在是混入万寿城的探子,不能做什么大动作。

穆春没有说话,虽说东湖军势力无法和袁术军相比,但东湖军的百姓能吃饱饭,能活下去,军中士卒日日训练,很有一番气象。

袁术军势力很强,但当穆春对袁术军有所了解后,和东湖军一比较,他发现还是东湖军更合自己的心意。

别的不说。

他们两人为了混入袁术军,展现了将近二阶的实力,招募士卒的人本来还有些热情,但问了两人的籍贯来历后,得知两人没有家世,纯粹的流民。

就直接变了态度,把他们打发出来。

他们在来之前,从沈翼朱武那里听到一些和袁术有关的信息,知道东汉时期世家豪强势力强大,袁术所在的汝南袁氏更是天下名门。

袁术本人还有些游侠之气,对于出身比较低的悍勇之辈能提拔重用,但袁术麾下更多的是世家子,这些人的眼光反而有些高。

如穆春陈达这种山贼流民出身的人,在他们眼中和仆役没什么区别。

看在他们勇力不错的份上,给两人一个小吏小官就是极限,想要出人头地,立再多的功劳也别想。

所以在看到袁术麾下张勋所部的官吏对他们的态度,穆春反而对东湖军多了一些归属感,原本被迫投降的憋屈不满开始消散。

“陈大哥,依我看袁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连续建成三座城池,这才是我们要注意的关键!如果咱们探听出这个秘密,我们才是真的立下大功!”

穆春突然说道。

他好歹跟着大哥穆弘读过几年书,再加上这段时间的磨炼成长了许多,心中念头转了转,就想到了这一点。

“有道理!”

陈达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当即回到军营中,和其他新招募的士卒拉起了家常,然后在不经意的时候问几句话,这才知道袁术军中有一个大匠,专门负责建造城池。

这个大匠平时很少出现,这些新兵也只是偶尔听过一点而已。

发现无法打探到更多情况,两人不免有些失望。

在打探不到想要的消息后,两人只能暂时把这件事记在心里,然后继续打探其他的情报。

如张勋是万寿城守城大将,还有一个副将桥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