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3节(1 / 4)

加入书签

“提及此,小的倒有一事需要向大王汇报!”听赵匡赞这么说,赵仙突然道。

“说!”赵匡赞显得漫不经心的。

“王府故人何福殷,想要求见大王!”赵仙禀道:“大王是否见一见?”

“何福殷!”赵匡赞眉头一扬,说道:“听说他可是东京城内,有名的富商了!”

赵仙应道:“正是!此人确实是个经商的能人,眼光也好,如今其产业涉及多方,天下诸道都有其商队,与东京不少官员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听说此次北伐,官府有许多物资,都是从他手上购买的,获利不菲……”

“当年我父手下一个走卒,竟然在东京占得一席之地,也确实是个人才!”赵匡赞淡淡地道:“他投帖求见,可有言明其目的?”

赵仙说道:“若没有燕王府的扶持,当初岂有他发迹的机会?他终究是大王的仆从出身,而今大王回京,他自当拜见,汇报所治产业的情况!小的以为,大王如欲谋产业,可从何福殷着手,岂不方便许多!”

从赵仙的话可以看出,是准备把何福殷当肥猪宰的。然而,赵匡赞思忖几许,却笑了笑:“不必了,人心易变啊!”

赵仙不解:“大王莫不是怕他不肯进献?”

此时,赵匡赞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一抹睿智的光芒,平静道:“如你所言,这何福殷名声甚大,与官府牵扯过深,商人做到这个程度,未必是好事啊!”

有些事情,不是赵仙这个层级的人所能看明白的。而赵匡赞虽然到东京不久,但对于朝廷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如今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财力不继,然而支出甚多。

再加上,前者皇帝还当廷讨论过税收的问题,尤其拿商税来说事,发表的一番看法。闻弦歌而知雅意,赵匡赞是听明白了刘承祐的意思,东京商业逐渐繁荣,朝廷此前也多以鼓励为主,予以宽松的环境,但宽松不代表放纵,在东京的大发展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的结果,需要解决,对商贾也需要进行约束……

话说得再漂亮,再有理有节,也遮掩不了皇帝那准备举起的杀肥的屠刀。而赵匡赞联想到这些,再考虑起何福殷之事,在态度上,自然偏向与保守了。

……

虽然国家行政基本方针定下了,但在从大有为走向无为,进入休养生息的过程中,朝廷上下,却是忙碌一片。皇帝回京后,京城的气氛也陡然一转,似乎有种无形的压力,在鞭策着上下臣工职吏。

整个五月中下旬,东京朝廷主要有两件大事,其一乃是北伐功劳筹议,议功、策勋、封赏、抚恤,在皇帝的督促下,以极高的效率展开。到庆功宴之前,对于军功封赏条陈已然得到了皇帝批复通过。

其二则为全国军制、内外军队的进一步整编改革。经过这一次大整顿,大汉军队,正式形成以宿卫、禁军、边军、都司为主,乡兵、蕃兵为辅的全国军事体系。

宿卫系统,主要守备皇城、宫城,拱卫皇权,以大内军、控鹤军、奉宸营为主力,兵额五千,所有大汉军队都是其兵源。

禁军仍是大汉最主要的力量,是维护中央权威、保障国家稳定最强大的暴力机器。不过,此次整编,废除了此前一些仍显繁杂的军号、番号,更进一步地精简调整。

殿前、侍卫两司之外,新设巡检司,合称三衙,共同驻守两京及近畿,以及要害之所。殿前司下辖龙栖、小底、铁骑三军,侍卫司下辖龙捷、护圣、奉国三军,巡检司则以原兴捷、武节两军改编,从其名就可知,在维护治安方面,巡检司的责任要更大些,但在地位上,又要逊殿前、侍卫两司一筹。

使三衙互制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将领在调兵权上的剥夺,通过枢密院制衡这三衙,并以更加详细且严厉的制度,用以约束。

并且,对于三禁司的指挥机构,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缩减。比如侍卫司,就把正副帅之下的马军、步军都指挥使给撤了。今后的指挥体系,由侍卫统帅——侍卫副帅——侍卫都虞侯——各军都将——厢将——尉将——营将——百将——队长——什长,这十级构成。

殿前司那边,也是照此设置,巡检司那边,因为承担着主要治安的责任,在设置上要稍微复杂些,营将以上,皆设副职。

经过这么一番整改,禁军三司也更加平衡,更具统一性,更显秩序。

边军的整改,则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更合理的安排,主要是在轮戍制度上下功夫,形成以禁军、边军、都司之间的轮换。戍卒之苦,皇帝尤其体谅,当然,他也是怕边军出问题。

至于乡兵,则是大汉军队的后备力量,重点在于农闲时的操训。而蕃兵,也是大汉军事体系的一种补充,在大汉军中,也充斥着诸多汉化极深的各族将士,参与此次北伐的关西蕃骑,有三千人哭着喊着要为大汉效力,也在整编之中。

在君臣同策同力之下,新的军事体系搭建出来了,而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往里边填充人手。对于诸多将领而言,也是一场分蛋糕的活动,望眼欲穿。

对于刘承祐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