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0节(2 / 4)

加入书签

去,定是舜王援军已到,官兵猝不及防。”

“将军何不亲率大军尾随其后,前后夹击,定然能够一举破敌!”

结果那姬之英闻言连忙驳斥道:“将军休得听这尖嘴猴腮的老家伙胡说,这分明是官兵调虎离山之计。若是将军轻离营寨,定然中了官兵的埋伏,到时候将军走不脱不说,这玉寨也定然会被官兵伺机攻下!”

好个李际遇,倒也不傻。他闻言不由哈哈笑道:“大丈夫不能五鼎食,便五鼎烹!我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登封县城硝烟四起,定是舜王援军已到。”

“更何况,官兵退时,虽然仓皇却井然有序,更有许多不重要之物皆弃了毁了,想必是军情紧急,不得不退!”

“若是果然有埋伏,他们又何必自毁那些粗重之物?吾意已决,即可率领我麾下人马五百,及张鼎、王升和申靖邦三人出战。留守参谋陈金斗、旗长姬之英守营。”

随即李际遇率领两千人尾随其后,一路赶到登封县附近。果然见大批骑兵赶到,将左良玉、李卑两营团团围住。

双方交战正酣,李际遇便率领麾下人马杀将出去,前后夹击。顿时左良玉、李卑部大乱,被义军打的四散而逃。

而河南巡抚玄默和倪宠在登封县城上早看到明白,河南巡抚玄默不由下令道:“贼人势大,登封县必不可守矣。还请倪总兵与我一同杀出,唯有突出重围,方有一线生机。”

理是这么个理,可怜那河南巡抚玄默这一次却是料错了。原本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只打算打通道路,助李际遇一臂之力,也算对得起张顺了。

哪成想玄默和李际遇一样,还道是舜王派遣的援军到来,准备全力消灭嵩山附近的官兵,以解除东面的危机。

这玄默和倪宠一突围不要紧,顿时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相视一眼,不由大笑起来。

原来这三人麾下火炮稀少,却骑兵众多。故而三人攻城不行,野地浪战,他们却是无论遇到哪个都不服气。莫说那河南巡抚玄默,就是五省总督洪承畴,三人也曾和他周旋良久。

于是,这三人外加上李际遇共七千人马在登封城外和官兵鏖战半日,直到“一只虎”率领亲卫突入玄默中军,一枪刺死了河南巡抚玄默,官兵这才大败,左良玉、李卑和倪宠不由向新郑逃去了。

且不说,他们如何收拾战场,只说这左良玉、李卑和倪宠等人溃败逃到新郑县,这才收拢了人马,前去汇合了原本围困禹州任辰的大梁兵备道。

三人坐下,将这事情细细分说一番,那大梁兵备道不由大吃一惊。兵备道都是文官出身,有文化知识作为底蕴,自然对兵法颇有见解。

他深知河南巡抚玄默一死,贼人窜入中原之地,顿时如鱼得水,不可制矣。

虽然朝廷那个“八门金锁”之计,他不曾得闻,也连忙按照惯例书信一封,报给新任五省总督洪承畴,请其定夺决断。

这时候那五省总督洪承畴刚刚夺了新安县不久,正坐镇此地与张顺隔空斗法,互相试探。

本来还老成持重的洪承畴看了大梁兵备道的书信以后,不由大为震惊,不由拊掌道:“噫,祸事矣,中原兵事坏矣!”

也难怪五省总督洪承畴如此反应,原本义军齐聚洛阳城,官兵又布下了“八门金锁”之计,准备将此獠一网打尽。

可他万万没想到在这种关键时刻,义军竟然分兵别走一部,突破了嵩山防线,突入到豫东之地。

中原地形,自嵩山以东,至泰山以西,南及江,北及河,皆是一望无垠的平原之地。这里土地肥沃,庄稼丰茂,乃是农业社会产粮要地,赋税之基。

且不说官兵如何能够对义军进行围追堵截,便是坏了耕种,误了税赋便是百死莫赎之罪!

没办法,五省总督洪承畴知道这一次,无论如何自己也该出击了。如若不然,恐怕这辈子自己就没有出击的机会了。

于是,洪承畴便下令道:“传令下去,即可命令全军整顿兵马,明日一早埋锅造饭,前往洛阳城下,逼迫‘顺贼’与我决战!”

左右幕僚一听,不由大吃一惊,连忙劝阻道:“督师,原本不是计划老成持重吗?如何朝令夕改,冒一时之险,误一世之功啊!”

洪承畴闻言不由苦笑道:“我又何尝不想如此?奈何此事你能等得,我能等得。只是那皇上等不得,朝廷等不得,这天下亦等不得矣!”

主动权

《孙子兵法·虚实篇》: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五省总督洪承畴虽然不知道这一次自己不得不主动发起进攻,是张顺故意造成的局面,但也知道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初唐名将李靖曾在《李卫公问对》中对兵法评价道: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

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其实就是强调的战争主动权争夺的问题。

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可以避免在己方劣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