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节(2 / 3)

加入书签

发子弹的问题,这么干是嫌死得不够快给鬼子狙击手甚至普通步兵绝好的一枪打双的目标。更别说鬼子手里还有重机枪,一发子弹就全串在一块儿了。

这时大牛又拿着一枚火箭弹凑了上来,说:“团长,这是打步兵的,里头装着五百枚钢珠,一炸就到处乱飞,要不咱也试试?”

王学新“嘿”了一声,瞪了大牛一眼:“我说何常留同志,你有完没完啊?你这是来教同志们打火箭筒的,还是自个来过瘾的啊?”

大牛赶忙“呵呵”了几声就不敢再说话了。

李云龙那听着就是不一样的感受了,好家伙,一个炮弹里头装着五百枚钢珠,一打就到处乱射,这要是冲锋前能打上几发……

王学新见李云龙盯着火箭筒的眼神已经原来的不屑变成冒火,于是就知道这家伙明白火箭筒的厉害了。

于是就到了王学新开始摆谱的时候,他一边命令大牛收起火箭筒一边摇头叹气:“团长,我这可是在首长那千求万求,首长是怎么也不同意!我寻思着,咱怎么着也是独立团的兵,上哪都不能忘本,怎么着都得给独立团捞点好处,所以硬着头皮一个劲磨,最后总算是给求来了!您要是看不上,咱们好说话……我这就去跟首长说说去,有的是人排着队要呢!”

这一来李云龙可就急了,他赶忙上前拦着:“哎哎,别……别啊,你这就太不够意思啦!”

“团长!”王学新说:“要不,咱们就用这东西给换几门五零小炮呗?”

“你当我傻啊!”李云龙扬着头回答:“五零小炮哪有这玩意好使?”

王学新又说:“要不,咱们换几门‘鬼炮’来?”

这一来李云龙就不耐烦了:“我说小东北,你是拿我寻开心还是怎么着?就要这……叫什么来着?”

“火箭筒!”

“对对,火箭筒!”李云龙点了点头:“我就要这火箭筒了,你有见过进了独立团的装备还能给出去的吗?想都别想!你就好好在这呆着当教官,把战士们都教会了给你奖励,要是教不会,我跟你没完!”

“是!”王学新挺身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李云龙刚要转身,又像想起什么似的交待王学新道:“还有,去给我多弄些火箭筒来,这玩意不是你整出来的吗?必须多给点,让张万和那老狐狸多吐点出来,别他娘的一天到晚抠抠搜搜的!”

“是!”王学新应了声。

心下却想,不是人家不给啊,造好的全在这了。

训练工作很快就展开了。

第一步是挑选火箭筒射手……王学新原本想按鹰酱“巴祖卡”火箭筒的配置,但想想还是算了。

鹰酱那是土豪,不只是生产速度快后勤还有保障,一个步兵营编制29具它装备得起。

八路军要是也按这配置,仅仅只是火箭弹的运输问题都无法解决,更别说兵工厂的生产速度能否跟上了。

于是,王学新只能将其进行压缩:每个步兵连3具,这样每个排勉强能保证有一具。

这些直接分配到步兵连里的火箭筒主要是针对鬼子步兵的,也就是更多的装备钢珠弹头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只装备少量反坦克榴弹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营部装备两具,同样也是以反步兵为主增加营部的火力。

再增设一个反坦克火力排,30人装备6具火箭筒。

这个火力排就是以榴弹为主而少量携带反步兵钢珠弹了。

一计算,三个营共需51具,再加上团部2具,增设一个团属反坦克火力排装备6具火箭筒,就需要59具火箭筒。

这火箭筒数量不算夸张,毕竟火箭筒生产起来并不困难。

八路军虽说不能跟鹰酱比,人家是一个月都能生产成千上万具给部队运去的时候都是一船一船的当垃圾一样往下分,八路军扩大生产贸足了劲一个月生产几百具应该不是问题。

如果按一具火箭筒需要正副射手两个编制的话,就需要一百多名火箭筒射手,再加上备用射手和掩护人员,大概需要200人接受直接训练。

王学新把这人数一说,部队就炸开锅了,一个个都抢着来报名。

选拔

赵刚在收到王学新列的编制表时就有些看不懂了,他把编制表递给李云龙,问:“老李,你看看,这编制没问题么?”

赵刚在部队也有些年头了,知道编制这玩意不能乱编一气说怎么编怎么打就成的,它得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编,这样战时才好指挥。

李云龙虽然不识字,但那“一营”、“一连”之类的,还有数字这些却看得懂。

他接过编制表看了看,就意外的说了声:“他娘的小东北,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在这方面也是行家啊!”

赵刚一听就觉得奇怪了,问:“平时咱们部队不是把火力排或是火力班编到连一级吗?小东北把它编到营一级,这合适吗?”

也难怪赵刚会这么问。

把火力排编在连一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