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2节(1 / 3)

加入书签

然而在皇帝对宗室勋臣这样的处理方式之下,他们真的知道皇帝更得民心了。

这哪里说理去?

新旧之际

新春佳节,几家欢乐几家愁。

两家藩王、一公一侯一伯锒铛入狱,给大明权贵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

除夕之日,明报行刻印厂里仍旧忙碌异常。

哪怕是要过年,但每年大年初一的《明报》上,照例都有皇帝的新年贺词,这不得不准时刊印出来,发往全国。

但是在各衙门放年假之前,实则已有一份新的册子刊印出来、发了下去。

名为《大同月谈》。

其上也刊载了一篇皇帝的文章,宣布了一件事。

经历一年筹备,天下大同党已经在推荐、申请、审核后,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支志同道合的队伍。

明年的大明,就要筹办正式的大同党成立大会了。

而开会的地址已经确定,就在东苑原先的洪庆宫、如今在皇城重新规划修整后建成了却一直没投入使用的大明堂。

洪庆宫是永乐年间建成的,当时是给宣宗皇帝建的“皇太孙宫”。后来,这里也住过“北狩”而归的英宗。

自那之后,这洪庆宫因为特殊的历史,基本上一直闲置,作为阁库使用。

而在皇城重新规划修整后,这里却开始修建一个规模不小的明堂建筑,更是直接被定名为大明堂。位于太庙东面,大家还以为这将是另一个礼仪场所。

如今终于揭晓了:这就是皇帝早就计划好的事。

尽管那个时候还没有提出要搞什么天下大同党,但皇帝似乎很喜欢开会。

皇宫里有了御书房燕朝,有了国策殿、国务殿、国议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楼、武楼这些常常开会的地方还不够,他早就想着还要有一个能容纳更多人开大会的地方。

朱厚熜确实喜欢开会。

在已经越来越遥远的记忆里,他也曾对开会这种形式有不一样的看法。

但是这么多年不一样的身份,他已经发现对他这样处在最上面的人来说,开会恐怕其实是最好的方式。

何况从这一年来谋划下一阶段大动作引发的反应来看,实在还有太多需要坚持改变思想和认识的地方。

在下令惩办这回冒出来的几只“鸡”之后,朱厚熜也不是没给那些惶惶不安的“猴”一点安抚。

但这一点安抚又让许多人想不通。

新春佳节时迎来送往总该没什么问题了吧?

崔元府上,宗室很多。

郭勋府上,勋臣很多。

“入这党,每年还要缴费?”一个伯爵语气弱弱地问,“这是……买命钱吗?”

郭勋气不打一处来:“陛下说的话转头就忘了!可以没本事,但不能犯蠢!”

“……这不是来请教公爷了吗?您老向来得圣眷,又是武臣中能与文臣有来有往的,见多识广……”

郭勋心想当初在最早一批的参策里,我也是最蠢的。

但现在他身负重任,毕竟是被朱厚熜细细叮嘱过了。此刻他瞥了众人一眼,只是淡淡说道:“勋臣等过去忠心为君,是不是心甘情愿的?”

“那是自然!”

“遇到难事,是不是也要为陛下分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命卖命?”

“……那自然也是自然!”

郭勋继而说道:“那不就结了?如今陛下有宏愿,要造天下大同千秋伟业,这不像是又打一次江山?这等大事,自然要心甘情愿,依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命卖命,有什么好问的?”

翼国公府上的花厅里气氛有些诡异。

如今哪能与当初一穷二白时相比?江山都打下来了,朝廷又不缺这一点。

“本就是自愿的。若不愿缴这每年一丁点的党费,那不入党就好了。至于多不多交,也无人逼迫,绝不会另眼相看。”

其他人看向郭勋的眼神就有点不信了:是这回事吗?

郭勋其实也不全信,但至少现在定下来的纲领章程里是这么说的。

说实话,有许多概念他也不完全理解,但反正他清楚一点:现在皇帝怎么说就怎么做好了。

而当朝总理国务大臣府上,杨慎的客人们自然就厉害多了。

“总辅,这其中深意,思之极恐啊,陛下当真要行此制?”

“……于国而言,有益。”杨慎也很谨慎,只是这么回答,“这天下大同党一应开支不自国库而出,正是要泾渭分明。”

“然则终究是百川入海!”有人看了看曾与杨慎在广东共事、如今领人事部事的黄佐,“先是廷推大权列入党内,将来只怕是三品以下乃至六七品,都要在台阁部衙党务里了吧?”

“都察院专司党纪,军务会议重臣也将由党务总会先行廷推,这……”

杨慎闭口不言。

按陛下的说法,这天下大同党,既要领导国务,也要领导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