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多此一举(1 / 3)
“不排除这种可能。”凃仲鑫说道:“从现场来看,凶手手段极其残忍,哪怕是复仇,如此行径也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变态了,他作案后见迟迟没有发案,再回到现场来寻找满足感也不是没可能。”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更有甚者,下边围观的人之中,可能就隐藏着杀人凶手。”
荀牧轻轻颔首。
“这些暂且不提吧,站在法医的角度上说,关于接下来的侦查方向,我有几个建议。”凃仲鑫又岔开话题,说:
“第一是凶器,刚说过了,从尸块的断截面看,凶手应当是以切割机碎尸的,这玩意儿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另外就是自制的电棍,这也是个重要的指向性线索,而且某种程度上具备唯一性。”
荀牧嗯一声,问:“还有呢?”
“第二,”凃仲鑫接着说:“从现场判断,受害人一家遇害的时候应该正在吃饭,且现场没有多少搏斗痕迹,我推断凶手应该是直接入室,然后在他们尚未反应过来前便暴起伤人,将他们都电晕了过去。”
“熟人作案?”荀牧立刻反应过来。
“很可能,”凃仲鑫颔首,又补充说:“当然也可能是受害人一家习惯性的不关门,凶手刚入室的时候他们还有些懵。”
荀牧思忖片刻,接着问:“还有么?”
“还有一点,关于冷冻。”凃仲鑫又说:“从尸表判断,五人尸体都是被完整冰冻起来后,才被分尸切割成方正的几大尸块,进而再整整齐齐的堆砌起来的。”
“冰柜?”荀牧立刻问道。
“而且是相当大的冰柜,内部至少得有一米八长,一米宽,半米深,容积少说要接近一千升。”凃仲鑫说道:“一千升的冷冻柜,太夸张了,所以我更倾向于冷库。”
荀牧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受害人尸体被冷冻,并不是在现场进行的?”
“嗯。”凃仲鑫颔首道:“尸体至少被转移过两次,一次转移出去,一次转移回来,并在转移回来后进行切割、黏连、堆砌。”
“奇了怪了,”荀牧皱起眉头,纳闷道:“凶手到底想干什么?这么搞岂不是大大增加了暴露的可能么?闹啥呢?”
“不知道。”凃仲鑫耸耸肩:“这个谜只能依靠你们去解开了。”
荀牧啧一声。
想了想,凃仲鑫说:“差不多就这样,一时半会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我先把尸块拉回去做进一步检查了,要有什么问题的话,你再随时给我电话吧。”
“也好。”荀牧颔首,随后后退两步,让凃仲鑫等人离开。
如此现场内便只剩痕检员了。
思忖两秒,荀牧也穿戴上防护服,走进现场,蹲到老魏身边,问道:“老魏,怎么样,现场有什么发现么?”
老魏抬起头瞧了他一眼,随后轻轻摇头:“现场太乱,各种痕迹重叠,层次十分复杂,提取起来麻烦不小,目前正在进行。”
顿了顿,他又抬手指着不远处一行血足迹,补充说:“不过目前基本能确定,这组血足迹是嫌疑人留下的。
我对这组足迹做了细致的分析,大致确定,凶手身高应该在一米七九到一米八二之间,步态很正,大致在一条线上,步幅异常匀称,全脚掌落地,但总体而言步履较为轻快轻盈……
由此判断,嫌疑人体重基数较小,而且会下意识的控制步幅与落地脚姿,可能是跑步爱好者甚至是专业的长跑运动员。”
荀牧挑眉:“这都看得出来?”
“猜的,七成把握。”老魏说:“现代人走路步态其实大多都或多或少有点问题,平时走路或许看不太出来,但一旦跑步就很明显了。
而同样的,跑步爱好者矫正跑步姿态后,平时走路步态也会受影响而下意识的产生一定的改变,重点就表现在步幅、落脚点以及落地后的脚姿调整等。
而且除了足迹本身,鞋底花纹也给了我们许多提示,花纹样式可以提示我们鞋子的种类甚至是品牌,而花纹磨损程度与边缘缺损程度相结合,则可以提示我们鞋子的新旧程度以及嫌疑人的运动量。
比如你看,这里,这里,那儿,还有前头的这个牙儿,提醒我们嫌疑人经常路跑,而且路跑的习惯轨迹中,分布有不少台阶……”
荀牧立刻来了精神,仔细的盯着。
但前头他还能轻易跟上老魏的思路,毕竟他当年在警校也学过这些东西,但到了后头就开始懵了。
当老魏深入讲起来,甚至引申出一些十分复杂的概念以及一系列回归方程式后,荀牧就开始听的云里雾里,甚至产生出一种文科生听数学课的感觉——数学老师t是怎么从一堆字母当中变出个数字来的?
关键是这些概念定义,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一些相对基础的应用方面,加上老魏着实不是个好老师,许多关键的地方就直接这个那个的跳过去了,荀牧根本跟不上思路。
慢慢的,老魏也看出荀牧跟不上节奏了,便干脆停下讲解,摇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