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1节(1 / 2)

加入书签

“我之所以说这些。”

“便是要告诉诸位大臣,民爵是必须要推出的,而且是越快越好,不然影响到军队,恐就不是你我能担待得起的。”

“再则。”

“军政分家也利于天下稳定。”

“军民两分是大势所趋,也是当下之迫急,不仅是军队需要,朝廷需要,更是天下所求。”

“另外。”

“我对韩信有所了解。”

“此人并不喜为政,只善军事,若是军政两分,此人多半不会选择离开军队,而是会继续留在军中。”

“与之相似的不少。”

闻言。

不少大臣目光微异。

尤其是听到韩信不喜内政时,更是瞬间明白嵇恒的想法,以韩信之军功,若是为政,定然位列三公,到时有韩信在朝中压阵,关东势力势必大涨。

若是韩信不能入朝,少了韩信在朝中的支点,关东势力恐还会被继续压制。

嵇恒淡淡一笑,注视着一旁三公九卿的神色,端起案上茶杯,小口的品味起来。

神色轻松写意。

片刻。

李信摇头道:“在朝跟在军身份地位截然不同,就算韩信真的善兵,也未必能忍住入朝的诱惑。”

李信直接泼了盆冷水。

嵇恒点点头,不过神色平静,并未有任何变化,继续道:“所以国防军的政治地位会大幅提升。”

“提升到跟朝堂一致。”

“只不过朝廷是管内政,而国防是主外,今后军队的事归军队,内政的事归朝廷,除了特别情况,军政不相见。”

“不过粮草辎重等方面,还是必须由少府来节制,而这方面,是每年上计大会时,地方官府,朝廷官署,军政各方面来共同协商。”

“在地方,军中将领有地位,但无实权身份,在军中,朝廷大臣有身份,却没有调动指挥职权。”

“施行彻底军政分离。”

闻言。

李信目光微沉。

他自是明白其中的深意,就是在限制军中将领跟朝中大臣勾连,特意划开,让在朝的触碰不到兵权,领兵的,不能跟朝中大臣勾结。

而粮草辎重都为朝廷控制。

如此一来。

地方郡县的主官,身份地位是低于驻守边疆的将领的,因而一定程度避免了地方跟军队勾结。

而边疆将领接触不到朝廷官员,也没有经济的自主权,也难以生出其他心思。

最终保证军权不旁落。

从另一种程度来讲,这也削弱了丞相府的职权,各大官署的相应职权也都给削弱了部分。

沉默少许。

李信好奇道:“这般军事机密,你是从何得知的?”

嵇恒淡淡道:“自然是有人告诉,而且我负责改制,又岂能对此毫无了解?”

李信深深的看了嵇恒几眼,最终开口道:“朝廷的确有将军队内外两分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军政混乱,以及避免军政往复,势必会用一种新的方式安置。”

“军民两分,在我看来,有可取之处。”

随着李信开口,其他人面色微变,李信乃当朝太尉,位高权重,而且牵涉到军队,他一旦开口,对其他人影响很大。

而且李信这是第一次承认民爵。

蒙恬颔首道:“军队之事不可有任何懈怠,军民两分,在我看来是极好的。”

蒙恬也表达了态度。

嵇恒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又岂会再出言劝阻?

陛下明显有收权之心,嵇恒就是仗着这点,借着陛下之势,在压着其他人同意另设民爵。

而一旦开了民爵,就如同大堤开了口,很多事就由不得他们了,在嵇恒这凶猛来势下,这口子只会被越撕越大,涌入的潮水也会越来越多,最终将大秦现有的体制及他们彻底覆盖淹没。

他们还无可奈何。

其他人同样深知这点。

因而也是迟迟没有开口,这口一开,基本意味着改制将开始正式落实,他们的职权也会逐步受到限制,乃至是削减。

嵇恒并不催。

只是独自自饮自酌。

目光却微不可察的扫了一眼,附近提笔书写的几名刀笔吏。

今日所说,都会被纪录。

但会不会真的就载入史册可就不清楚了。

大殿死寂。

冯去疾、马兴等人面色颇为难堪,眼神很是犹豫,只是在沉思许久后,终还是不情不愿的低头了。

他们执拗不了的。

这明显是带着陛下的意志,何况蒙恬跟李信都开口了,他们又岂敢再直接反对?

再则。

反对又有什么用。

让韩信入朝位列三公?到时只怕争议更大,如今只不过是两害取其轻罢了。

随着冯去疾的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