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蓝色底碎小红花老两口认出此物(1 / 2)
张师傅的话进一步证实了郑峰和李云帆的判断:“一到春天,龙尾湾周围的芦苇就长起来了,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
所谓“龙尾湾”,其实是一个半圆形的水域,这个半圆形的水域比杏花湾要小多了。
漆阳平正在自己家的院门前补鱼网,看到郑峰和李云帆以后,也跳上停在码头上船,跟了过来。
“郑局长,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漆师傅,我们到龙尾湾去看一看。”
姚师傅放慢了速度:“阳平,在家闲着呢?”
“姚师傅,没法跟你比啊!你是吃国家饭的,我是个穷打渔的,天这么冷……没法打渔,我只能闲着啊!”
漆阳平和姚师傅彼此认识。
姚师傅加快了撑船的速度,很快就靠了上去。
郑峰示意姚师傅将船停在半圆的入口处……南入口。郑峰和李云帆想沿着龙尾湾走一趟,
岸边除了膝盖高的芦苇以外,还有一些杨柳。
张师傅将船停在一棵比较大的柳树前,纵身跳上河岸,固定住船以后,示意郑峰和李云帆上岸。
两个人跳上岸以后,姚师傅便将船绳固定在柳树上。漆阳平就随意多了,他的船还没有靠岸,人就上了岸,他拎起船头,往河岸上拽了拽,船头就搭在了河岸上。
姚师傅和漆阳平跟在郑峰和李云帆的后面,两个人都不知道郑峰和李云帆想干什么。
李云帆从口袋里面掏出香烟,抽出四支,郑峰掏出打火机,将四支烟点着了。
四个人沿着河岸三四米宽的区域仔细搜索。凶手如果选择在这里下手的话,活动的范围应该在河岸三四米宽的地方,当芦苇长起来的时候,想到芦苇的深处去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芦苇非常茂密,很难插足,只有三四米宽的河岸上的芦苇相对来将比较稀疏。
笔者说深处的芦苇非常茂密,是有根据的,郑峰和李云帆注意到,在刚长出来的芦苇之间,密匝匝地分布着一些芦柴桩,芦苇荡里面的雪已经化了一部分,相当一部分芦柴桩露了出来。
漆阳平讲,芦苇长到三四月份的时候,有两米多高,一到傍晚,人站在对面的河堤上,能看见成千上万只鸟归巢的情景,也能隐隐约约地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漆师傅,如果有人在这里大声呼喊,村子里面的人能不能听见呢?”
“听不见,距离太远,关键是春夏两季,这里刮的基本都是东南风,我们村在上风头,所以听不见。”
郑峰目测了一下,芦苇荡距离漆阳平接有一千多米。
郑峰和李云帆到底想干什么呢?如果龙尾湾是汪小霞最终的失踪之地的话,那么,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如果这里也是夏清莲的失踪之地的话……凭借着长期形成的职业敏感,郑峰和李云帆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遗憾的是,老天爷一会儿阳,一会儿阴,芦苇荡里面的雪所化不多。
说起来,龙尾湾是一个半圆,走起来就是一里多路。
当郑峰和李云帆他们走到圆弧中心点的时候……这里是河湾距离大沙河的河道最远的地方……也是距离龙尾村最远的地方,是龙尾湾的最深处,李云帆看到几根折断的灌木。折断的部分还挂在树上,折断的高度几乎完全一样,从树根到折断的部位大概有三十公分高。在折断的灌木的两边是密集的柳树,柳树的根长在水里。如果想从这里上岸,只能从灌木上通过,灌木不粗,最粗的直径是有一公分左右,如果向前推一年多,这些灌木的直径应该只有零点五公分左右。
在灌木从的西边有一块两三平方的空间。这里刚长出来的芦苇和别处相比要少许多,但高度差不多,郑峰和李云帆用手刮去地面上的雪,终于发现这里的芦柴桩和周围相比,无论在数量和密度上都要少许多。
在刮去地上的雪之后,下面有一层腐败的草,杂草中还有一些腐败的灌木的叶子。
漆阳平和姚师傅也蹲下身体,和郑峰、李云帆做同样的事情,他们大概已经知道郑峰和李云帆要干什么了。
几分钟以后,一块两平方左右的雪被清理干净,
两个人又照郑峰和李云帆的样子用芦柴桩拨开草,
“郑局长,这里有一个东西。”漆阳平拨到了一样东西,这件东西是覆盖在枯草和几片树叶下面的。
郑峰和李云帆放下了手中的芦柴桩,同时将目光聚焦到漆阳平的手上。
漆阳平将手上的东西翻过来,掉过去,仔细地看了看。
漆阳平手中拿着的是像布条一样的东西,准确一点说,是用布卷起来的成条状的东西。
“郑局长,这是一个纽扣。”姚师傅道,“你们看我衣服上的扣子。”
“不错,是一个扣子。”漆阳平道,这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的呢?”
李云帆从漆阳平的右手上接过纽扣,同时看了看姚师傅棉衣上的纽扣。
姚师傅棉衣上的纽扣是布纽扣,漆阳平在草里面的发现的纽扣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