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左邻右舍(1 / 2)
在高刘村,上了年纪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后经过调查,很多人证实了老人的说法,因为,人们确实听到了老人所说的那种凄厉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
虽然刘二麻子的话证实了刘茂生的说法,但马向志、付微澜和左元朝还是没有轻易排除刘茂生的嫌疑。
前面,我们已经交代了高刘村的环境,十二点半钟左右,刘二麻子看见刘茂生,这并不能证明刘茂生和纵火案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高刘村的环境,村子的后面都有一片树林,从村子后面绕到高建国家的后面,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前面笔者已经交代过了,连接前村和后村的一共有两座桥,一座是木桥,一座是石桥……在前村的后面,即土地庙原址的后面有一座石桥。其实,这里一共有两座小石桥……一座是村后河上的石桥,另一座是村东河上的石桥。笔者在前面交代过,在高刘村前村的后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在高刘村的东边也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
如果刘茂生和刘二麻子分手之后,从村子后面的树林向东,再沿着村子东边那条南北走向的小河向南,经过小石桥,就能进入高建国家后面那片茂密的树林,每家后面的树林是连成一片的,在我国农村地区,人们在宅基地的问题上是寸土不让,所以,在建房子的时候,每户人家的房屋之间是不会留下一点空隙的,人们的活动范围一般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面,院门前面和院门前面的自留地里。谁要是想到自己家的屋后去做什么,那就得从西头第一家,或者东头第一家绕到屋后去,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村子后面的这片树林应该是最僻静,最不可能遇到人的地方,凶手一定会利用了树林的掩护,在实施完纵火的计划以后,迅速逃离了现场。
凶手肯定会利用前村后面的树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马向志和付微澜想得到了高常禄提到的鱼篓,大家还记得吗?发生火灾的那一天,刘茂生在见到高常禄、高马氏和阎巧巧之后,曾将渔网和鱼篓放在了刘福贵家的院子里面。
发生火灾的时间应该是在两点左右,而刘福贵看到刘茂生的时间是十二点半,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面,刘茂生的鱼篓里面应该有一些收获了……如果他真去打渔的话。
遗憾的是,高常禄和高马氏都没有留意刘茂生的鱼篓里面有没有鱼,他们连鱼篓是湿的还是干的,都没有在意,当时只想着喊人救火,人的注意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指向性,关注的事情就会特别留意,否则,一般都会忽略不计,甚至熟视无睹。
马向志和付微澜很自然地都想到了刘福贵的母亲,刘茂生将鱼篓和渔网放在刘家院子里面的时候,老太太正坐在枣树下纳鞋底。
糟糕的是,老人的耳朵背得太厉害,一点声音都听不见,马向志和付微澜在刘二麻子的帮助下,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都没有从老人的嘴巴里面得到想要的答案。
老人根本就无法交流,不管儿子怎么比划,她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怎么办呢?
最后,刘福贵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先确定九月二十七号中午,刘队长有没有进刘家的院门,这没有问题,老人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她说九月二十七号的下午,他见过刘队长。
那么,刘队长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呢?
这老人也能明白,她说刘队长把渔网和鱼篓丢在他们家了。
那么,鱼篓里面有没有鱼呢?
老人终于明白了马向志和付微澜的意思,但她的回答,让马向志、付微澜和左元朝啼笑皆非。老人是这样说的:“鱼篓里面有没有鱼,我不知道,人家把东西放在咱家,那是信得过咱,咱怎么能碰人家的东西呢?”
这也就是说,刘福贵的母亲连看都没有看过鱼篓。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马向志、付微澜、左元朝和刘队长进行第二次接触。
下面是刘队长的回答:九月二十七号中午,他背着鱼篓拎着渔网去了大梁河,到发现高建国家失火的时候,他已经打了三四斤鱼,他之所以把渔网和鱼篓子放在刘二麻子家,一是考虑到救火现场非常混乱,东西没有地方放,这毕竟是他吃饭的家伙,不能弄丢了,二是因为老嫂子一辈子活得硬气,从来不占人一点便宜,东西放在他家里完全可以放心,因为他的鱼篓子里面有大大小小几十条鱼。三是身上有东西跑起来不方便,水火无情,一点时间都耽误不得。
救火的事情完了之后,刘茂生才把渔网和鱼篓拿走。
口说无凭,马向志、付微澜和左元朝凭什么相信刘茂生的话呢?
最后还是刘茂生自己想到了一个细节,当天下午,他拿着渔网,背着鱼篓回到家的时候,前徐村的徐老太太正坐在他家等他回来,徐老太太的儿媳妇孩子生下来以后,几天不下奶,老人到刘茂生家来买几条鲫鱼给媳妇下奶,刘茂生的篓子里面正好有五六条三四两重的鲫鱼。
马向志和付微澜可是不是好糊弄的人,刘茂生参加救火,耽误了不少时间,鱼篓子里面的鱼离开水的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