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多事之秋(2 / 3)
从烧柴汽车加工厂开始生产汽车到现在,已经生产了很多的汽车。
这些汽车被赵文送到了前线,所以说,现在的兵马调动,不管是在速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要比之前快上很多。
赵大牛坐在一辆烧柴汽车中,穿着一身毛呢大衣,胸前的铜扣熠熠生辉,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在过年的时候,赵文对手中的正规军进行了换装,将这些士兵身上的军装全都按照近卫军进行换装。
除过士兵进行了换装之外,也对赵大牛这些将官进行了换装。
虽然已经开春,可是在小冰河的影响下,湖广这里还是比较寒冷的。
赵大牛身上的毛呢大衣厚重保暖,完全能抵抗寒冷。
赵大牛坐在烧柴汽车中,看着外面的官道,面无表情,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在他烧柴汽车的后面,是规模浩大的车队。
车队上面拉的不是士兵就是物资。
士兵数量很大,队伍浩浩荡荡的走在湖广的官道上,如同长蛇一样,往西方而去。
赵文站在御书房的门口,看着天空。
天空阴沉,乌云低垂,没多久便嘀嗒嘀嗒的下起雨来。
这个时候正是乍暖还寒时,一旦下雨,天气将会尤为寒冷。
赵文站在御书房的门口,双手抱胸,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小雨。
“这是对天下最后的战争,今年过后,天下就能彻底的平定下来。到时候,就是对国内进行重建了。”赵文长出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着。
刘文众撑着一把伞,出现在御书房外面的道路上。
他看到站在御书房门口的赵文,急忙一路小跑过来。
“陛下!”刘文众收起伞,放到御书房旁边的台阶上。
“进入说吧!”赵文说着便走了进去。
刘文众整理了一下衣服,急匆匆的跟在赵文身后,走了进去。
“陛下,这是河南官员送上来的奏折,是关于黄河的,还请陛下过目。”赵文刚刚坐下,刘文众就迫不及待的从怀中取出一封奏折。
陈东来将刘文众的奏折拿了过来,交给了赵文。
赵文接过奏折,翻看起来。
奏折上写道,进入三月份以来,黄河流域河南北部开封府一带便大雨不断,黄河水位不断上涨,河水混浊,恐有水患之危。
赵文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大雨不断,黄河水位上涨,这不是什么好事,要是处理不好,灾祸无穷啊。”赵文放下手中的奏折,一脸凝重的道。
“陛下,黄河泛滥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开封府中人口众多,朝廷在拿下开封府的时候,城中百姓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如今,开封府一府之地的百姓数量恐有百万余人,要是黄河决堤,开封府将会是一片泽国,甚至还会影响到南直隶一带。
黄河决堤之后,没有五七八年的功夫,是恢复不过来的。”刘文众郑重无比的对着赵文说道。
自从华夏有文字记载以来,史书上对于黄河的记录就数不胜数。
从万历二十四年一直到万历四十三年,黄河一共决堤十八次,几乎是每年就会决堤一次。
这条母亲河性格无常,几乎每年都要闹腾出一点动静出来。
赵文深知黄河决堤意味着什么,这种灾难,甚至比庆阳府发生的疫病还要严重。
“派遣专员过去实地勘察,对黄河进行监视,要时刻掌握黄河水位的动向。
还有,让当地官员组织当地百姓,对黄河大堤进行加固,争取将黄河的危险降到最低。
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要时刻准备疏散黄河两岸的百姓。”赵文有条不紊的下达了各条命令。
刘文众冲着赵文拱拱手,退了出去。
刘文众出去之后,赵文便让陈东来将孙元化找了过来。
没多长时间,孙元化便来到了御书房里。
赵文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孙元化,说道:“河南开封府一带的黄河恐怕有水患,现在朕命令你部,抽调擅长土木的人手,去河南。
对黄河两岸进行勘察,争取拿出一个治理黄河的方案出来,解决开封府一带黄河的决堤风险。
不光是开封府一带的黄河,这次事情结束之后,对黄河全段勘察一编,将危险地段弄出来,然后进行处理。”
孙元化躬身行礼,道:“谨遵陛下命令!”
孙元化退出去之后,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大了起来。
赵文听着外面的雨声,长出一口气,自言自语的道:“真是个多事之秋啊,去年有疫情,今年的黄河水位又开始上涨。小冰河时期,真是没完没了啊。天下还没有彻底平定,真是个多事之秋啊!”
明末的环境就是这样的,灾难不断。
赵文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回想着历史上这个时代都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
一个时辰之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