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2 / 3)
……反正这事儿是圣人李渊下的令。
但天策府想做的事,东宫肯定会反其道而行之,李世民锐意进取,那李建成就要显示雍容大度,这次只是一次小小碰撞……但问题是东山寺悲催的成为了目标,而李善悲催的主动跳进了这个漩涡。
“秦王不仅是天策上将,还是尚书令,位列宰相,哪里会管这等小事。”朱玮笑着摇头,“大郎想的太多了。”
看了眼目光闪烁不定的朱玮,又看了眼不知何时从内室走出来的母亲朱氏,李善没有去反驳,他能确定面前这位七伯绝不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户。
普通的村民不会听得懂这复杂难言的朝局,更不会清楚李世民兼任尚书令……当然,普通人更不会打听出玄奘负责查验寺庙这等事。
七伯不是个普通农户,而显然,朱氏也不会是个普通岭南女子,李善不禁浮想联翩……岭南,这是隋朝流放犯官及家眷的主要地点。
而李德武本人就是被流放岭南的,找个同病相怜的组成家庭……似乎也很符合逻辑。
“大郎无需忧心,若那和尚不捣鬼,总有其他寺庙被裁撤,秦王那等大人物哪里会看得见东山寺。”
李善微微点头,大人物如李世民、李建成,就算是杜如晦也应该不会小气到来寻朱家沟的晦气。
将这些烦心事都丢开,李善笑着说:“今日之后,得玄奘之赞,东山寺必然名声大噪……乌巢禅师携真经东来嘛,七伯别笑,别笑。”
朱玮还是忍不住一阵笑,“你个促狭鬼,以哑仆充数,若是被拆穿了……”
“哑叔反正不能说话,若有客来访,只需闭目养神,我和玄奘说好了的,东山寺有新译《金刚经》、《心经》,城中必有人来求经……”
朱玮收住笑声,接道:“难怪之前你一直不让琼瑶浆在东西市贩卖,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高僧携经书东来,挂单东山寺,秘制琼瑶浆,如何能贱卖了!”
朱玮看向朱氏,拱手道:“如此心思,以小见大,日后绝非俗品。”
李善一脸正经,豆腐脑这玩意放在东西市贩卖,能得几个钱,仅仅是补缴税赋都不够。
附在东山寺高僧、经书的名头上,要么能打响名气,要么能利益最大化。
更何况,若是东山寺不被裁撤,村民无需补缴税赋,那贩卖豆腐脑的银钱……
李善刚想到这,朱玮就拍板道:“此事均听你调配,琼瑶浆得利,均是你一人的。”
真想答应下来啊,可惜以义为先的母亲就在身边,李善细细打量朱玮的神情,心里怀疑这老头是不是故意挑母亲在的时候说这事。
“七伯说笑了,《史记》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李善强颜欢笑道:“所谓千金一诺,当日议定,小子如何能反悔?”
朱玮捋须大赞,转头看向朱氏,“虽说如此,但若明日探查,东山寺不被裁撤……日后你二人落户、建房、置地,均需银钱,这样吧,无论多寡,大郎分五成利。”
李善躲在一边,看那两人来回推辞,心想若是要新建宅子,要不要建个四合院……
最后在李善的劝解后才定下来,李家得利三成,其余七成日后另作他用。
朱玮叹息道:“活人性命,解寺庙危机,又……如此大恩,大郎等着,那日你说纳妾纳色,必给你挑两个千娇百媚的女娃!”
李善愣了下,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长者赐不敢辞。”
李氏英杰
长安宫城之西,有一座算不上宏伟,但满城文士都羡慕嫉妒的建筑,这就是秦王李世民半年前才设立的“文学馆”。
为什么羡慕?
李世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搜罗二十万卷书置于此地,即使是五姓七家的嫡系子弟,哪个能不动心呢?
十八学士之名已然响彻京中,学士入馆,时人称之为登瀛洲。
文学馆中,讲经论文,吟诗作赋,引礼度而成典则,畅文辞而咏风雅,李世民每日引见,从不懈怠,甚至部分秦王府的事务都转移到文学馆来处理,毕竟文学馆的学士都兼秦王府的署官。
今年才二十三岁的李世民攻伐天下,血战沙场,锐气逼人,但如今盘腿坐在上首,温文儒雅,当下首学士开口时,他总凝神静听,很是专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的确不让薛司隶。”
说话的是秦王府记室参军虞世南,十八学士中,论诗文,以此人为最。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薛收笑道:“听闻此诗乃一少年郎在平康坊所吟,如今已传遍长安,叔父实不能及也。”
薛收是薛道衡幼子,但自小出继从父薛孺,只能以叔父称呼生父薛道衡。
身材微胖的房玄龄点头道:“少年才子,据说姓李……不知是陇西李还是赵郡李?”
“玄龄这是又想向殿下举才?”
房玄龄大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