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5节(3 / 3)

加入书签

河东道行军副总管一职。

“还是道玄吧。”李渊点头道:“毕竟嗣昌脚掌受伤,也行走不便,而且道玄也曾守御雁门关,算是重归故地。”

李世民在心里琢磨,姐夫柴绍的确行走不便,而且毕竟节制北衙禁军,而父亲选择李道玄,也是有着怀仁的原因。

庞玉、张公瑾、薛万钧都先后来信,其中张公瑾在赴任夏州之前,赶往仁智宫亲口对李世民提及,虽然已然离开数年之久,但魏嗣王李怀仁在代地依旧声望极隆,李药师远不能抗衡。

与李善交好的李道玄出任河东行军副总管,奔赴代州,掌控军权顺理成章,是肯定压制得住庞玉、秦武通的。

不说其他的,当年李善与崔信去马邑招抚苑君璋,就是李道玄守在了雁门关,坚拒襄邑王李神符出兵,这件事在代州无人不知。

接下来是兵力的调配,粮草的筹集运输,以及军械方面,李善就不掺和了,主要是李世民、杨恭仁、窦轨在讨论,还有今日也入两仪殿议事的新任民部尚书温彦博。

温彦博明显有些头大,调集粮草是民部的主责,但宜君仓如今空空如也,而华洲的永丰仓相当一部分的粮米都输去了延州道……毕竟延州道那边三四个州府都是年初才收复的,原本在梁师都的治下,基本上没有什么积蓄。

“幸好当年怀仁与元休都建言军屯。”李渊苦笑道:“否则实在难以供应。”

当年李善肢解苑君璋麾下,迁居云州、朔州汉民,又用欲谷设从突厥换来了三万汉民,这些人相当一部分最后的结局都是屯田,而并州长史窦静窦元休早年就有这方面的想法,借势也在太原行屯田,如今河东道粮草倒是不缺,比关内道的情况要好。

只不过军械方面倒是有不少问题,军器监、将作监的存货都不多,因为去年今年都大战连连,而且这方面的职权被少府侵吞了不少。

李善一边听着,一边想起了那个庐江郡王李瑗,这位郡王依附东宫,在杨文干谋逆的时候被软禁,前不久被罢少府卿,改任命为幽州都督……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赶出长安,撵去河北了。

或许这也是个漏洞。

揣测

临湖殿内,揉着眉心的李渊显得有些疲惫,长时间的议事让他有些撑不住了,毕竟一大把年纪,而且去年天台山,今年凤凰谷,都受了伤,不仅是身体受伤,心神也受创颇重。

正在小口品茶的李世民也有些疲惫,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处理这么大规模的政务,以往他是没有这样机会的,甚至于他往日征伐沙场,他也并不亲自打理粮草、后勤等事务,那都是由副手殷开山、屈突通等人负责,还有大量的谋士协助。

与此同时,和李渊不同,李世民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这场战事的到来,也意味着持续了多年的夺嫡之争即将落下帷幕,这一点,李渊、李建成心里明白,但李世民还要去考虑裴世矩的可能出手。

临湖殿内,除了李渊、李世民父子之外,只有李善。

呃,李善是很轻松的,要不是因为李渊点名,自己也有些事想说,此刻都已经回家去了……也不知道今天中午十一娘的午饭吃的怎么样。

此刻的李善正在回想两仪殿议事结束后,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话的太子李建成离去时,那略带悲凉的背影。

李善觉得李建成已经绝望了,历史上李渊站在他那一边,也没能阻止李世民的上位,而这一世,只有李建成自己……还有可能吗?

裴世矩到底会做什么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裴世矩一定要借助东宫,他会用什么方式来怂恿鼓动李建成呢?

“怀仁?”李渊放下手,“道玄北上,代地理应无虞,只看刘世让、李世绩能不能守得住朔州。”

“朔州不缺粮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