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9、第 219 章(1 / 4)

加入书签

越王攻打朝城的奏报通过不种渠道传递鸾城, 羽青鸾、裴曦、瑞临长公主、裴昶几乎是前后脚收到消息。

羽青鸾怀胎将近八个月, 肚子已经有些笨重, 她留在府里养胎处理日常政务,去玄甲军大营和巡边这类事情便交给羽九玄带着羽焦明办。

姐弟俩在花丘收到奏报,一面派人送回飞快送去给母亲, 另一面则通知人去矿区军需部通知父亲,他俩坐上鸾驾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羽青鸾收到奏报, 派人去海镇接镇国夫人和老镇武侯裴略,又派人去通传十二门郎将, 又将府邸就在旁边的王公大街上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以及各部尚书都召来。

三公和各部尚书的衙门都在公侯大街上,最先赶到南疆王府议事大殿。

打仗, 打的是钱粮物资,种地、经商、开作坊样样都不能缺。南疆之前定的策略是趁着大凤朝四处打仗,从奴隶贩子手里大肆买来奴隶开荒,那些在战乱中被掳为奴隶的良民、士族豪商查清楚底细来历没有问题的都放回良籍,让他们在边林、上隅、密林等几地或开做坊、或做买卖,最大限度地发展民生经济,以支撑用兵。

买来的奴隶、逃荒过来的良民们, 都需要粮食安置, 使得储粮并不多, 南疆发展迅速, 根底并不牢固,还需要再稳两年夯实根基,方才到出兵之时。

玄甲军早已渴战, 再出裴贞之事,南疆用兵之事便已经不好再拖延,不然损失的不止是士气,更是众人无法咽下这口气。

羽青鸾召来众人商议两点,一,朝城要如何救,二,越王要如何打。

朝城与南疆,一个在大凤朝的最北边,一个在大凤朝的最南边,中间相隔几千里路,途经大大小小十几公侯封地。如果派大军奇袭,孤军深入,十有□□有去无回,平白送掉玄甲军精锐不说,精钢所铸的兵甲也将归了别人,壮大他人势力。如果不救,先不要说朝城还有二十多万人,裴曦那里怎么说?天下又将怎么看待裴曦,看待南疆?

裴昶匆匆赶来,他的又目赤红,额头上的青筋全部鼓起,极力压制着愤怒和痛心。他进殿,行了一个大礼,入座,双手攥紧拳头,浑身都在颤抖。

十二门郎将主战。

户部尚书说没有余粮。

确实没有余粮,耕地出产的粮食确实逐年上升,但涌进南疆的人口所耗费的粮食量也在剧增。如果是在以前还能从其它地方买粮过来,现在大凤朝到处都在打仗,种地的人抓去当战奴打仗了,耕地荒废,到处都在缺粮。

裴曦收到消息便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他进入议事大殿中,便见大家神情凝重地默然不语,似在思量对策。他大哥像尊木雕般坐在那,唯有一双拳头握得紧紧的。

裴曦见到这情况,就知道裴贞和朝城的事千真万确。

他小时候各种嫌弃朝城穷、朝城苦,日子过得惨,经营这么多年,总算是富庶起来了,一场战火,没有了。朝城是他这辈子出生的地方,弥补了他上辈子所有遗憾的地方。裴贞跟他一样大,十二岁就跟了他,踏踏实实的一个大小伙子,才二十八岁就没了。

羽青鸾扶着腰要起身,身旁的宫女赶紧上前掺扶。

裴曦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扶她坐回去,问:“眼下是个什么章程?”

羽青鸾把想救朝城无门路、想兵出南疆却战缺粮的事告诉裴曦。

裴曦强行按捺住内心悲怒,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控制住进入花丘的人口,停止大量购买奴隶,大军往外推进走稳打稳扎路线,先打周边近的城池,可以省下调粮的耗费。每打下一座城便派人开垦耕种,这两年时间边战边休养,缓慢推进。”

粮食物资方面,他最有发言权。

裴曦说:“眼下南疆的粮食撑不起长线运输的消耗,从鸾城、南疆两个产粮重地调粮的路线不超过一个月,没有问题,供大军吃用,但不够养打下来的封地……”

他顿了下,说:“如果我们再养两年再出兵,有充足的粮食支援新打下来的封地,再把耕种、作坊安排上,能很快恢复民生经济,为扩张提供助力。缺粮,缺物资,打下城……就会变成累赘,但……第一年只占三到五座城,第二年控制在十座城内,我把这几年攒下来的战略储备的应急粮调出来,粮食够。”那批粮食是他庄园里囤积的,属于他的私粮。

羽青鸾说道:“那就先打跟花丘相临的环抱、鹿角、林原三地。”

十二门郎将齐齐抱拳领命。

裴曦有些犹豫,说:“朝城,可以救,但……代价会有些大。”

裴昶说:“三弟,不要义气用事,当忍时得忍。大丈夫,不争朝夕。”他知道从南疆救援朝城有多难。

羽青鸾对裴曦说:“你说,先议议看。”

裴曦说:“大凤朝各路公侯打仗的铜戟都不够,不会把铜用在农耕上,粮食产量非常有限。这注定他们养不起太多的兵,兵力强盛的,一到两万,几千人守封地的也是大有人在。越王封地的兵,大部分都囤在京城和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