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零八章 出尔反尔(1 / 2)

加入书签

朱怡成在后宫中笑得敞怀,而在同时,远在西安的建兴皇帝就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坐在后宫中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整个人看上去比之前老了许多。

当年的八贤王是多么风度翩翩,而现在穿上了龙袍坐了上至尊之位的建兴皇帝几年间却判若两人。

中原大战后,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让建兴皇帝的心情郁闷无比。之间,虽然有着漠北大胜的消息仿佛一剂强心剂让他振奋不已,可是随之而来的依旧是坏消息。

随着天气的炎热,西北地区的干旱越来越严重,虽然对此满清早就有所预料,建兴皇帝在几个月前也着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今日渐西下的满清要钱没钱,要粮又没粮,朝廷根本就拿不出多少救济。

如果不是鄂尔泰前些天给朝廷送来了一笔从漠北抢掠得来的财物话,说不定满清朝廷就快揭不开锅了,他这个皇帝就连官员的俸禄都要发不出来。

亏得鄂尔泰这些财物来得及时,这才缓解了建兴皇帝之忧。可是,这些财物虽然数额不少,再加上还有些送来的牛羊,但这些东西最终也只能救得一时而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建兴皇帝非常清楚,一旦再这么下去别说恢复大清基业,说不定整个满清就要因此而垮台。这是他异常焦虑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打回中原去,从而从军事和政治各方面得到缓解。

可是要做到这一步并非那么容易,数十万大军在中原灰飞烟灭,已经让满清元气大伤。现在再想反攻,满清根本就没这个实力,再加上打仗是需要钱的,清廷丢失了中原后已经拿不出那么多钱了,这如何是好?

所以建兴皇帝最大的希望就是让漠北的大军南下,联合罗刹国的力量先夺回北京城。在他看来,只要北京城能够拿回来,那么北方就能连成一片,随后再联合辽东的力量和加上其他地方的兵力向南进攻,如果能把明军赶回长江一线,到时候至少可以恢复半壁江山。

对于建兴皇帝来讲,在他的内心中彻底消灭明军,恢复大清之前的格局已经很渺茫了,眼下能收复半壁江山对于他而言已是最大的希望。就算不成,那么至少也要拿回北京城,控制直隶地区,然后再同大明抗衡。

但他的想法虽好,可事实上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棍子。在漠北之战后,其实鄂尔泰就已经催促罗刹国尽快根据协议和满清组成联军,一同趁势南下攻击北京城的。

可惜的是,罗刹人奸诈无比,得到了漠北大半地盘后,罗刹方面居然出尔反尔了,他们直接拒绝了满清的要求,并以需要稳定漠北秩序,重新训练和整顿部队后再出兵。

这个回复让鄂尔泰心头大怒,甚至当场和罗刹方面争论了起来,拿出了当初双方签署的协议质问对方。

但是,罗刹方面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对于联合作战他们从来没有否认过,而且漠北之战的胜利就是双方联合的成果,从这点就能看出罗刹国是一个遵守协议,值得信任的可靠伙伴。

不过罗刹国对于接下来的联合作战只不过需要一点时间准备而已,从来没有撕毁协议的想法。罗刹国的代表彬彬有礼地提出,接下来和大明的战争是三个帝国的战争,这将一场决定世界的大战,为了确保自己和友军的最终胜利,必要的准备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仓促出兵不仅是对于自己帝国的不负责任,更是会害了同盟。

所以罗刹国要为这战争做一系列的准备,直到万无一失才会正式出兵。同时,罗刹方面劝告满清方面,战争是一件决定命运的大事,希望他们也用些时间来做好准备,千万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是为满清着想,可实际上罗刹人分明就是吃干净占了便宜后把当初的协议丢到了一边,然后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满清。

这使得鄂尔泰愤怒不已可又拿罗刹国毫无办法,因为这时候罗刹国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漠北大部分区域,再加上不断增强的罗刹兵力和对于那些原本属于漠北三部蒙古各部的安抚和拉拢,让这些失去家园和首领的蒙古人把仇恨和矛盾对准了满清方面,从而获得了大量优秀兵员。

在这种情况下,罗刹人的力量已经不是满清可以随意对抗的了,更何况罗刹人原本就拥有锐利的火器装备,一旦双方打起来,就算鄂尔泰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那么满清现在唯一可以称得上最终精锐的这支部队就再也没多少力量了。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鄂尔泰不是白痴,建兴皇帝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一旦真的反脸,满清非但失去了唯一的盟友,还会导致他们现在脆弱的统治彻底崩溃,从而便宜了南方的大明。

罗刹方面正是抓住了满清的这个弱点,这才如此肆无忌惮。现实如何,满清也无可奈何,只能改变策略恳求罗刹国尽快完成整合和准备,两国联合,联军南下同大明开战。

这时候,罗刹人自然口中说好,吹嘘着他们同满清的“友谊”,但实际上该干什么依旧干什么,丝毫没有出兵的动静。这更让建兴皇帝是气得牙痒痒,甚至在宫中破口大骂蛮夷之人毫无信用,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