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庄子(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日,汪景祺来到京郊一处庄子,这个庄子原本属于满清的皇庄。

朱怡成还都北京城后,对于之前没收满清遗留财产,尤其是对于满清在京郊和直隶各地的皇田、皇庄这些进行了大规模处理。

在朱怡成看来,他这个大明天子拥有四海,再加上大明皇家还有自己的商行,随着工商兴起,海贸大兴,大明皇室已拥有了源源不断,数之不尽的财富。

所以说,朱怡成这个皇帝根本就不需要在土地上对于百姓进行剥削,更不像满清那些蛮夷热衷于跑马圈地。何况目前的大明正由纯粹的农业国逐步朝着工业革命的方向前进,土地虽然重要,可不是必须的,作为大明天子,朱怡成直接把不少皇田、皇庄转给了朝廷,改成官田官庄,或直接售于商户、或分于失田百姓、或由官府经营。

而汪景祺到的这处庄子原本就是满清的皇庄,但现在属于官府。这庄子占地面积不算小,但在其余那些动不动就几千上万亩的皇庄来讲却是不大。整个庄子拥有三百多亩地,再加上庄子的房屋等等,其地理位置也比较偏僻,一般来讲仅仅在皇庄中属于不怎么起眼的样子。

但就是这么一处庄子,外人不知道,可知道的人却明白这庄子看起来不像是表面那么简单。因为这处庄子不是普通人能进的,出入的道路被高高的围墙所包围着,庄子后面是山地和河流,地势险要寻常人很难翻越,除此之外还有一队全副武装的精锐明军甚至锦衣卫看守着,没有通行手令,任何人都无法进入。

但汪景祺却是这里的常客,通常情况下每隔五六天他就会来这里一趟。而来这里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是住在这庄子里的人,或者说住在里面人所写的东西,才会让他经常到此。

这些人不是普通人,当年也算是天下闻名的大人物。比如说当年的江南总督噶礼、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八旗参领费尔勒还有在广东被俘虏的范时崇和邹鹤年等人。

除去他们之外,还有不少或在战场被俘,或是在明军大军攻击下无奈投降的满清官员。这些官员原本是看管在南京的,但在大明还都后,考虑到这些人数量不少,而且其官职的高低不同,朝廷对于这些人进行了重新安置。

这个庄子,就是安置这些人的一处,也是所俘虏或投降的满清高官中级别比较高的一群人。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级别,还没有住在这里的资格。所以从人数来讲虽然是最少的,但从重要性而言却是显而易见。

现在,住在这的满清高官原本有三十一人,这几年中因为年老或者急病死了三人,所以还剩下二十八人。

平日里,他们依旧同当初一样进行劳动改造,其劳动的场所自然就是这处庄子所拥有的农田。三百多亩地,足够这些人自力更生了,何况还有朝廷的正常拨款。更因为这里原来属于皇庄,条件倒比当初在南京时要好许多,再加上他们这些人这些年的劳动改造,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在汪景祺接手修史之后,就把目标对准了这些人,向朱怡成请了圣旨,这些人的管理也从最初的锦衣卫转为锦衣卫和朝廷联合管理,而汪景祺就是能做主的人之一。

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汪景祺需要利用这些人。毕竟他们都是满清高官,有些还是所谓的王公贵族。对于满清内部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外人所不知的事,对于他们来讲却不是什么秘密。

就这样,在劳动改造之余,这些人又有了一份新工作。同之前在南京写认罪书不同,这一次是要他们写所知关于满清的一切,由自身的经历写起,再写到满清朝廷内部的一些秘闻和要事,反而篇幅不论,越详细越广泛越好,这些资料汪景祺每隔几日就会看上一看,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修史之用。

今日同样如此,汪景祺到了庄子后熟门熟路地来到了他设在这里的办公室。先喝一口专人为他泡好的茶水,然后就翻起了已经呈交上来的文稿。

边看边琢磨,看到不错的地方汪景祺微微点头,而看到一些特别之处,汪景祺会提笔特意在上面圈起以作标记。

这种事,在其他人看来似乎有些枯燥,但对于汪景祺而言倒是乐于其中。在最初,这些文稿写的还比较含蓄,毕竟写这些东西的人对于这事有所抵触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倒是渐渐放开了,写的内容开始越来越详细,也越来越让汪景祺感觉到有趣,这也是他原本可以在京中等着文稿送来阅读,却反而要亲自过来的原因。

看了几篇文稿,当汪景祺继续看另一篇时,看了几眼猛然间先是错愕,随后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这篇文稿的内容居然提到了满清后宫中的秘闻,其中有段写了康熙因为就寝之事,后宫几个妃子吃醋吵闹,康熙大怒后却无气可出,心里憋着一团火有些闹心的康熙谁都没有临幸,反而因为气恼和无处泻火在后宫花园乱走散心,谁知道恰好碰上一个长相普通的宫女经过,也不知道康熙当时如何想的,居然不顾身份直接拉这宫女去了近处偏殿办事,而这个宫女就因为这一次怀上了“龙子”,而这个后来生下来的孩子就是之后的八阿哥,眼下的建兴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