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79 寡人何惧哉(1 / 3)

加入书签

“上尹!上尹!上尹!大喜啊上尹!”

郢都,楚国令尹的官署外,外来的使者被谒者飞快地带到了大堂中。

令尹斗皇有些诧异,问谒者:“喜从何来?!”

“汝将济泗之事,快快说于上尹听!”

那使者气喘吁吁,连忙将帛书呈上,然后说道:“禀上尹,齐国会盟中原诸侯,已经出兵!贱私出发时,列国已经会兵于无盐邑,除鲁国之外,列国皆领齐侯之赏。”

“鲁国?”

“前来时,齐侯曾言‘鲁国无礼’,或是要攻鲁。”

“攻鲁?!”

这个消息让斗皇整个人都精神了。

直接让齐国出兵跟汉子国互殴,可能性不大,汉子国的战斗力如何,列国其实都心中有数,光靠一家两家来正面决战,没戏。

而且齐侯也不可能学李解的操作,千里迢迢,就是为了跟人互殴。

当年“李解伐蔡”,那真是孤军在外的脑残行为。

虽说现在列国士人都在吹捧,说这是汉子深谋远虑,这才有了这份家业。

但真的让列国诸侯效仿李解,没一个愿意这样干的。

玩好的可能性太低了,玩脱的概率是无穷大的。

所以斗皇首先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齐侯不可能直接找李解正面决战,他年纪大了,决战肯定要打,但不是一上来就要打。

肯定是徐徐图之,半辈子都忍了,还差这最后十天半个月的?

春天的泥泞,会让行军效率大大降低,汉军再能打,泥泞也是无法解决的客观状况。

就算组织纤夫,倒春寒也一定会让大量的纤夫病倒。

这种非战斗减员一旦拉高,汉子国有多少家底可以败?

斗皇脑子里推演了一番,于是道:“老夫若是齐侯,必先攻鲁。攻鲁,鲁国必向外求援……”

曾经齐鲁争雄,鲁国喊来的救兵有两个。

一是吴国,二是楚国。

是这两个狗国家特别心地善良,有着超越时代的国际主义精神?

显然不是,纯粹是两个国家都是借着“抗齐援鲁”的名义,顺手就把淮水两岸的国家给灭了。

“淮夷”几百个部落的诞生,就是因为“淮夷”前身的几十个国家,被这两个狗国家给顺便灭了。

后来的吴楚争霸,死掉的“淮夷”不计其数,后遗症一直影响到现在,乃至整个“淮夷”的发展,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是全方面衰退。

甚至有些“淮夷”的文明结构,直接退化成了渔猎部族,一个吴国的盐城一把手,羿阳君姬玄,就能让淮下两岸的“淮夷”像狗一样地听话。

当年鲁国向外求援,是有强国、大国愿意帮忙的,帮忙的好处实在是多啊。

但是现在,鲁国想哪儿求援?吴国自顾不暇,这一点,斗皇心知肚明。

“卫郑宋陈四国,可有前往会盟?”

“宋国大相戴子、郑国国相郑城子、卫国国君卫侯,都是亲自前往会盟。陈国……虽见陈人,但未见陈君,听陈人说,陈侯前往淮中城,探望外孙。”

使者这么一说,斗皇虽然诧异陈侯外孙这个事情,但还是没有去理会,而是琢磨着几个国家的可能性。

“鲁国孤立无援!”

斗皇瞬间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吴国在北部边疆区的力量,已经非常的松散,大量的边防军为了压制五湖豪族,都纷纷调遣回了姑苏。

此时吴王姬虒掌握的吴甲、健旅,规模及其庞大,就是为了方便弹压五湖豪族。

只是五湖豪族现在都是非常的聪明,上朝就是随身携带“先王遗诏”,回家就是清点“庶常吉士”的人数。

不管是“先王遗诏”还是“庶常吉士”,五湖豪族都有,而且发展的情况越来越恶劣,他们不但在姑苏王畿地区恶心吴王姬虒和太叔卯,还跟越国遗族勾三搭四,竟然在会稽地区,搞出了不少花样。

如此危险的动作,更是让吴国不可能动用半个吴甲、健旅前往北方。

别说是北方了,就是江北邗沟两岸,原本驻扎的吴军,此刻也只剩下了小猫两三只。

棠邑那里,更是跟贾氏完成了交换,贾氏继续支持吴王姬虒,但相应而来的,要提供一些人才给姬虒用。

太叔卯为了拉拢有限的“保王派”,可以说是费尽心机。

要说找一个共同的敌人,倒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说李解,就是很好的目标。

但太叔卯也清楚的,对五湖豪族而言,李解固然应该死,但老姬家就应该活了?

从五湖豪族的角度来看,老姬家和老李家,都是一回事,都该死,关他们屁事?!

再者,李解因为《威王遗书》这个事情,让不少五湖豪族都是非常的忌惮。

他们不怕李解能打,但怕李解是因为吴威王勾陈而能打。

这其中的区别,太大了。

对老妖怪的阴影,可不是只有吴国之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