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99章武顺从红茶看到的面包坊商机(1 / 2)

吕通长舒一口气,他预感到,自已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就要来了。

“你且宽心,我家中去年恰好新盖了几间屋子,一直空置着,正好拿来改成制茶的作坊,届时我将我那几个内兄内弟都叫来帮忙,产量定能迅速提上去。”

林狗蛋也开始盘算起后续的安排。

他清楚,制茶之事不能再靠他一个人单打独斗了。

那点产量,根本不够看。

当然,为了防止制茶的秘方外泄,他也不可能随意雇佣村人,索性让利于自家人,打算将林三娘子的兄弟们都拉进来。

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经营,虽然在后期壮大时或有弊病,但在创业之初,却是最稳妥可靠的方式。

正如后世江南一带的许多私营产业,起家时也多是家族作坊。

许多学院派的专家总觉得这般模式落后,那般管理不善,远不如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他们却不想想,这些企业大多是从一间小作坊起步,在那个一穷二白的阶段,除了自已的至亲手足,又能去信任谁,又能去雇佣谁?

除了亲人,还有谁更值得托付?

作为长安城首屈一指的面包铺子,好利来在寸土寸金的西市自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武顺用过早膳,便如往常一般,带着一名丫鬟出门,开始对各处分号进行例行视察,权当是散心。

如今的她,已然出落得标致动人,正值谈婚论嫁的最好年华。

然而,这位姑娘家的心思却全然不在儿女情长之上,反倒将全副心神都倾注在了好利来的生意经里。

西市这家分号,是所有铺面里最为气派的一间。

两层高的楼阁,一楼用作后厨与当面售卖的店堂,二楼则被布置成了雅座,方便客人们坐下来细细品味。

为了迎合一些老主顾的喜好,二楼也开始供应茶水,久而久之,竟有了几分茶室的模样。

正因如此,武顺对燕王府名下的茶叶也下了一番功夫去了解。

可说来也怪,对于那声名鹊起、价格不菲的龙井,她个人却怎么也爱不起来,只因不合自已的口味。

这就好比后世的咖啡,有人为之痴迷,有人却觉得苦涩如药,即便是顶级的蓝山,送到嘴边也只会皱眉推开。

“武姑娘,方才有一家茶铺派人送来一斤茶叶,说是让我们试用,您瞧瞧?”

武顺刚踏入西市分号的门,掌柜的便迎上来低声禀报。

这种主动上门赠送样品以求合作的举动,在后世司空见惯,眼下却算得上是新鲜事。

“哦?还有这等事?拿来我瞧瞧,正好沏一壶试试。”

武顺生出了几分兴致。

好利来选用燕王府茶坊的龙井茶,在长安城里几乎是人尽皆知。

燕王府作为炒茶工艺与新式冲泡方法的开创者,在茶叶行当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现在居然有别的茶铺敢把自家的茶叶送到好利来来,暂且不论这法子是否新奇,难道他们自认品质能胜过龙井茶不成?

怀着一丝疑虑,武顺走进了铺子的后院。

这个时代的商铺大多是前店后院的格局,后院既是伙计们的住处,也是存放货物的仓库。

作为食品店,好利来的后院自然是收拾得井井有条。

院里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下设有石桌石凳,武顺接过掌柜备好的茶具与热水,打算亲自验证一番这茶叶的虚实。

“咦?这茶叶好生古怪。”

当她打开竹筒,将茶叶倒出一捧时,神色瞬间起了变化。

眼前的茶叶,与清亮翠绿的龙井截然不通。

那暗沉发乌的色泽,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已经存放过久而变了质。

那家不知底细的茶铺,总不至于送一斤坏掉的茶叶过来吧?

莫非是有人想暗中使坏,败坏好利来的名声?

武顺的心思不禁转深了一层。

“送茶叶来的铺子,可知在何处?”

她看向一旁的掌柜,随口问道。

“回武娘子,送茶人说他们是街口新开的林家红茶铺,就在咱们铺子前面不远处,据说是前几日才开张的,小的还没来得及过去瞧过。”

掌柜见她神色有异,有些忐忑地回答,生怕是自已哪里处置不当,惹了东家不快。

武顺听完,倒也没再多。

既然是一家实l存在的铺子,那故意构陷的可能性就低了许多。

在这西市的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