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王府内,
新贵领袖杨忠,成了众人讨论的焦点。
严信、窦宽、岑勉等人对杨忠此次跳出来支持李然,感到很是不安。
皇极殿上发生的那一幕,他们已经复盘了无数次。
杨忠竟然在那种场合,当着文武百官和北胡使团的面,直接引用李然的“事迹”来反击齐利。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击。
更是近乎公开的站队宣!
“杨忠此举,意味深长啊……属下近日在朝中打探口风……杨忠的党羽虽然嘴巴很严,却也流露出并不排斥李然的意思……”
“唉……”
李贞长叹一声。
上次县治之争,世家忽然支持李然,李贞就失去了强援,正在考虑如何拉拢新贵,却没想到新贵竟然也有看好李然的意思?
那天皇极殿上,杨忠忽然对李然示好,无疑是一个信号。一个非常明确的示好信号——
新贵也可以考虑支持李然!
而如果连新贵集团都倒向李然,局面似乎一下子变得对李贞极为不利,他李贞挖空心思好几年,竟然是一场空?
想到这里,
李贞又忍不住长叹一声,问:“各位,如果杨忠果然支持李然,那该当如何啊?”
这时,
严信想了好久,觉得形势竟然已经这样了,也只能顺势而为,于是说:“此事,或许并非全是坏事。”
哦?
几个人都看过来。
咳咳,
严信接着说:“殿下试想,杨忠他们看好老四,世家那边自然也盯着?那不正好,就让新贵和世家为了老四去争啊!我们正好可以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嗯嗯!
对!
众人纷纷点头——
到时候,李然就成了漩涡中心,
世家和新贵,势不两立,早晚打得头破血流,李然又怎么可能安然继位?
想到这里,
李贞也脱口而出:“严师傅高见!”
“到时候他们鹬蚌相争,本王仍然可以火中取栗!”
嗯嗯!
众人也豁然开朗——
自古以来夺嫡,被多数人看好的,往往并不是最终胜出者。
况且,夺嫡之事,奇变陡生,谁也说不准!
说不定哪天新贵又来支持李贞呢?
……
与此同时,
独坐书房的李恪,想法也大体一致——
新贵和世家都开始关注老四了?
那就太有趣了……
这两股势力若真的围绕老四起了冲突,那京城这潭水就彻底活了。
李恪的方略,一直都是“逝者如斯夫”,静坐而后等待敌人的尸体飘来……
原本指望李泰能主动挑起些事端。只可惜这李泰虽然敢作敢为,却终究欠了些火候和魄力,难成大事。竟然到现在都没有搞点大动作……
李贞呢,更是不入流,连像样的招都没有!
而让他李恪去从中挑拨,上次又失手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杨忠已经表态,世家自然也不会闲着,两边很快就恶斗起来……
这时候,
他李恪的机会就来了。只要两边恶斗,再打着李泰或李贞的名义从中搞事,他李恪的赢面只会越来越大……
想到这里,
他低唤一声:
“格桑!”
西番强者格桑已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内。
“事情如何了?”
“回禀殿下,人手已安排--≈gt;≈gt;妥当。”
“二十余名顶尖高手,三百多名暗桩,已悉数就位。”
嗯,
李恪满意地点点头。
“告诉他们,盯紧杨忠、宇文信他们……有任何异动,立刻报来!”
“是!”
……
自打那块金光闪闪的“嘉猷荣国”牌匾挂上无极堂,骏王府里的气氛就变得有些压抑。
十几天过去了,上至王府詹事,下至洒扫仆役,个个噤若寒蝉,连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惊扰了什么。
李然更是度日如年,感觉脖子上时刻悬着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