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窝头上报纸太勤快了,各省又疯狂做宣传,窝头换粮的事才传得人尽皆知。
在万众期待下,一车一车的‘小尖塔’从10个省陆续运向东省。
给各省送粮的车当初直接就没回来,这次换了窝头又运回来了,满车去的,满车回。
由于运粮队阵仗挺大,原本东省这边还担心路上会不会有人抢粮,但没想到沿途的老百姓同志自发组成了‘护塔队’。
坚决不让那些坏分子抢了窝头,耽误换粮大事!
就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下,一辆辆装满窝头的货车顺利在东省汇合,再由东省这边从盐市码头发往‘外商’所在的国家。
10个省供销社忙活了一个星期,这刚把窝头送走,就觉着心里空落落的了。
忙着做窝头的时候是真充实啊,因为只要一想到这些窝头能换粮食,就浑身是劲,有盼头,加班加点做窝头都不累。
可现在,窝头全运走了,虽然还能盼着换粮食回来,可‘一锤子买卖’这种事,多少还是叫人揪心啊!
所以东省供销社,盼望着,盼望着,咋写来着,东省供销社许部长为守护东省老百姓的口粮,绞尽脑汁,从外商那撕开了一个口子,将‘社会主义的窝头’推向了海外的千家万户。
还编了一个顺口溜,窝头香,人民爱,花国窝头远销海外,社会主义的窝头迷倒了资本主义的老外”
都把人家老外迷倒了,能是一锤子买卖吗?
而且全国日报转载,‘社会主义窝头’六个大字不要太醒目,赋予了特殊意义的窝头,全国人民寄予厚望的窝头啊,你没有第二批订单,你像话吗?
许姣姣:“!”
你他娘的周主编!
她有一肚子脏话要喷在周主编脸上!
她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那老小子干的好事。
好家伙,肚子不饿了,吃得上饭了,就把她往火上架是吧?
‘社会主义窝头’的口号都敢喊出来,搞得全国关注,他是要逼死谁啊?!
别说许姣姣想画个圈圈诅咒周主编,就是杜书记等一干省总供干部得知这件事后,也一个个在办公室里拍桌子摔板凳,把省日报骂了个狗血淋头。
啥玩意啊,人家前面拼命跑,他在后面抱,别人冲终点,他专门拖后腿!
后腿成精了是吧?
“阿嚏!”
省日报主编办公室,周主编突然打了个巨大的喷嚏,把助理吓了一跳。
助理苦口婆心地劝:“主编,你别是受凉了吧?最近天冷,你别再穿你的羊毛大衣啦,该穿棉袄得穿棉袄了。”
多大岁数了啊,还学年轻人爱俏呢。
周主编一脸不以为然地摇头,“不是受凉的原因,我估计是有人背后骂我呢,没事,咱继续校对稿子。”
助理:“”
别人骂你还没事,这是对自己招骂多有自知之明啊。
然而再骂罪魁祸首也没用,事情已经发生了。
甚至从另一方面来说,东省供销社还得感谢周主编,因为,上面领导又又又表扬东省供销社啦。
‘社会主义窝头’的口号喊得实在太响了。
窝头又的确是他们花国老百姓天天吃、顿顿吃的干粮,极具代表性,朴素得不要再朴素的社会主义窝头。
这样的社会主义窝头出海赚外汇,多具有正面典型的意义啊,夸,东省供销社必须往死里夸!
东省供销社:“”
这么说,还得感谢那老小子?
众人黑线,感谢个屁哦!
本来他们赚多赚少,都算是帮了兄弟单位,对得起兄弟单位了。
现在被周主编一搞,社会主义窝头的口号喊出来,窝头要是不能大卖特卖,狠狠赚外汇,好像他们东省让社会主义窝头被埋没,整得‘怀才不遇’了似的。
天知道为啥东省供销社会生出不赚钱,就是亏待了这些‘社会主义窝头’的诡异想法!
“好在咱们有小许,别的不说,第二批窝头订单的下落有了。”林主席心有余悸地说。
会议室里其他人深以为然地点头。
谁说不是呢,又是小许拯救大家的一天呢。
“这次20万个高粱面窝头的订单,咱还是分给几个兄弟单位吗?”有人纠结地问。
要知道这批‘社会主义窝头’是能赚外汇、换粮食的啊。
第一批50万个他们已经舍出去了,第二批20万个要还是全部舍出去,外汇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