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敞开的雕花木窗,可以看见里面摆放着的红木桌椅。
桌上似乎还设着茶具,俨然一个移动的水上雅间。
船头悬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听澜”二字,笔力遒劲。整艘画舫既有着江南水般的婉约灵秀,又不失大气沉稳,与这湖光山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哇!好漂亮的船呀!”唐小次惊叹着,第一个蹦蹦跳跳地跑了过去。
跃跃也瞪大了眼睛,小嘴张成了“o”型,被唐无忧抱在怀里,伸出小手指着画舫,兴奋地“啊啊”叫着。
众人依次登上画舫。
画舫内部空间宽敞,布置得清雅宜人。
地上铺着柔软的织花地毯,中间摆放着一张宽大的红木圆桌和数把圈椅,桌上果然有一套精致的青瓷茶具和一盘应季的水果。
靠窗的位置还设着矮榻,铺着软垫,可供人倚靠休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质清香和茶香,令人心旷神怡。
画舫缓缓离岸,平稳地驶向湖心。
随着视野的开阔,湖上的夜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呈现在众人面前。
此时,天空已完全被墨蓝色笼罩,星星一颗接一颗地探出头来,如同碎钻般撒满天鹅绒似的天幕。
一弯新月清辉淡淡,与画舫上的灯笼、远处庄园的零星灯火一起,倒映在墨玉般的湖面上,随着水波轻轻摇曳,光影迷离,虚实难分。
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化作沉静的剪影,轮廓愈发显得深邃而神秘。
晚风带着湖水的微凉和荷香轻轻拂来,驱散了白日的最后一丝暑气,只剩下无比的惬意与舒爽。
画舫行进间,偶尔会惊起栖息在芦苇丛中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掠过水面,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银亮痕迹。
“哥哥,快看!有鱼!”唐小次趴在雕花的窗边,指着水中忽然惊呼。
只见几条被画舫灯光吸引的鱼儿跃出水面,鳞片在灯光下闪过一道银光,又“噗通”一声落入水中,引得孩子们一阵欢呼。
唐承安倚在船栏边,指着天空,对怀里的小参说:“看,那是北斗七星。”
小参似懂非懂地仰着小脑袋,乌溜溜的眼睛跟着舅舅的手指方向转动。
唐小初也安静地观察着星空,似乎在辨认着其他星座。
顾时暮和唐夜溪并肩站在船头。
顾时暮的手臂自然地环着唐夜溪的腰肢,唐夜溪则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
两人没有多,只是静静地欣赏着这静谧浩瀚的夜色。画舫的灯笼光晕柔和地笼罩着他们,将他们的身影勾勒得无比温馨和谐。
船行过处,水面被划开,荡起层层涟漪,将倒映的星月揉碎,又慢慢重组,周而复始,充满了动态的诗意。
“这里真安静,真好。”唐夜溪轻声感叹。
“嗯,”顾时暮温柔应道,将她搂得更紧些,“以后常来。”
这时,唐小次又有了新发现。
他跑到船尾,看着画舫驶过留下的长长水痕,在灯光和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觉得有趣极了。
他试着朝水里轻轻喊了一声,然后又侧耳倾听,玩得不亦乐乎。
小鱼儿见状,也挣扎着从唐无忧怀里下来,迈着小短腿跑到哥哥身边,学着样子对着湖面“嗷呜”叫了一声,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唐夜溪拿出相机,将这温馨有趣的幕幕都记录下来。有孩子们好奇张望的侧脸。
有星空下相依的背影。
有被灯光映照得波光潋滟的水纹。
还有画舫在夜色中航行的那份,遗世独立的宁静之美。
画舫在湖上绕行了一周,将不同角度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当它缓缓驶回码头时,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
这次夜航游湖,没有喧闹,只有微风、星光、灯影与家人的陪伴,像一首舒缓的夜曲,轻柔地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为这完美的一天,画上了一个宁静而浪漫的句点。
回到岸上,踏着柔软的草地,呼吸着带着水汽的清新空气,孩子们仍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看到的星星和跳起来的鱼儿。
唐小次兴奋的提议:“明天上午,我们钓鱼吧?”
“钓鱼?”唐小初歪头看他,“你会吗?”
“我可以学!”唐小次期待的看向顾时暮,“爸爸会,对吧爸爸?”
在他的心目中,他的爸爸是无所不能的。
顾时暮含笑点头:“会。”
“耶!”唐小次跳起来欢呼一声,“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