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贵州酸汤的发酵技术,以保证在接下来的日子推出更多特色新品。
这谁能忍得住?
沈娥就纳闷:“说也奇怪,其他菜式连着吃几天再好吃也腻了,怎么这火锅就不腻呢?”
杜月娘思忖:≈ot;一来里头菜品点了不同,二来火锅形式本身也不同。≈ot;
旁家学叶盏做火锅就是简单做个骨汤和白汤,殊不知叶家食肆的火锅锅底极其多变,每一种滋味也极其不同,看似都叫火锅,其实滋味各自不同。
这也是叶盏的考虑,即使没有辣椒但我大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火锅中麻辣火锅本就只是其中一个小分类,没有辣椒并不会影响火锅文化源远流长。
时代虽然变了,但百姓喜好的底层逻辑应该变化不会太大,各式火锅既然能在全国各地经久不衰,证明了火锅还是顺应大部分人的口味。
果然叶家食肆推出火锅新品之后,生意再上了一层楼。
玉姐儿关门算账时惊得声音都颤抖了:“如今一天净利润就能赚八贯钱。”
再加上卖奶油、浚糟娘子们分销的收入、蛋糕店,两人已经能算是小有底气了。
店里赚多了钱,叶盏计划先招一个人。
如今她拓展了四块业务范围,帮忙的人却只有四人,即使叶家其他人也时不时过来帮忙,但无济于事,她们几个还是时常忙得团团转。
放出风去说要招人,中人自然迫不及待介绍了雇工过来,他知道叶盏不要仆从,便都是能雇佣的工人。
叶盏的要求多:仅限女性、爱干净、手脚麻利、眼里有活的、有耐心。饮食业活计琐碎,没耐心还真干不下去,大家彼此都痛苦。
她给的俸薪也高,每月能有一两银子。
中人自己都心动:≈ot;我都想带我浑家一起来店里帮闲。≈ot;
时下帮厨都是学徒性质,非但没有钱拿,还要给师傅掏钱付学费,哪里还能白得钱呢?
何况叶盏如今还是本坊小有名气的厨师,先前能大方分发蛋糕的方子可见是个不会藏着掖着手艺的大方性格,跟着她学习厨艺保管能学到不少技艺。
因此即使要求苛刻还是来了不少人。
叶盏便认真挑选了一番,最后挑中两个帮佣,一个是青年女子,名唤季瑛,说是本来家底殷实,奈何变成了寡妇,家里男人死了要靠她养活一大家子人,这才出来做工,因此卫生习惯不错。
她话不多,听中人说,这女子上一家主家是开蔑铺的,女子在里面帮忙,要不是蔑铺老夫妻老了干不动了肯定要一直雇佣她。蔑铺老两口作为前雇主倾力推荐这女子,还拜托中人帮她找个好去处。
能得前任雇主推荐信,可见这人不错。叶盏点点头,又问她:“你可有什么要求?”
那季瑛抬起头,有点萧瑟,似乎没想到雇主还会反过来询问她的,茫然后立刻飞快摇头:“没有。”
想了想又开口:“就是想问问第一个月的银钱什么时候发放?”
“月初第一天发上月银钱。”
季瑛立刻点头:“好,我愿意。”说罢就要签雇佣文书。
另一个年轻小娘子,比叶盏小一两岁,性子则爽快得多,看着就是做事麻利的人,对答敏捷,叶盏便也应了下来。
只不过问她叫什么,她却说自己叫豆角。
“有姓豆的么?”叶盏纳闷,再说这名字也太过草率了。
不过也没说什么,待到签署文书时见她名字不是豆角,于是意味深长看了豆角一眼。叶盏委托的中人是个稳妥性子,这些身家契约肯定都是从官府过来确保无误的,因此也就说明豆角撒谎了。
可见她江湖经验还是薄弱,不知在这种签署文书的地方用的都是真名,就是要隐瞒也隐瞒不过去。
豆角脸涨得通红,飞快补充:“我可以不要工钱。”不知叶盏会不会不要她,手一个劲揉着衣角,脚也不住在地上晃动。
叶盏见她面露窘迫,便也不再追问,按照她的真名签了文书,当面仍旧唤她豆角。
豆角大大松了口气。
叶盏便分配一下:豆角负责跑堂,季瑛性子沉稳则做些洗菜择菜的活计,当然两人闲暇时候都可以跟着她学习厨艺。
这话一说出口,两人俱是满脸感激,先前虽然也猜到叶盏肯定大方,但没想到她大方到这种地步,连试用期都没过就说出愿意教授厨艺,这要是在旁人店里,怎么也得先给师傅倒两年尿壶才能摸到厨房烧火丫头的边。
有了豆角和季瑛两人,店里一下就松快了许多,叶盏便也能腾出心思研究更多店里的经营之道。
如今店里有了火锅业务的支持,利润水涨船高,相应的店铺也就拥挤了起来:大宋百姓无师自通开发出了呼朋引伴吃火锅的技能,动辄好友围坐小火炉前边吃边聊。画面看着虽然很温馨,但大大影响了餐饮人最看重的翻台率。
原本叶盏这家食肆在她的精心策划下翻台率很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