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卿心似玉 第34节(2 / 4)

有这样,太后娘娘的侄女楚美人才有可能坐上皇后之位,否则这皇后之位只会落到谢姝身上。

太后在最开始通过子嗣跟静太妃与先帝的事情阻止帝王立贵妃娘娘为后,但她知道这个方法只是一时的,想要彻底阻止谢姝被立为皇后,唯一的办法便是防止她怀上子嗣,这样帝王就找不到理由立贵妃娘娘为后了,太后打的便是这个主意。

帝王唇角勾出一个嘲讽的弧度,因着几日没有怎么歇息,面色恍如从地狱来的孤魂/野鬼看来慈宁宫也是时候解决了。

帝王心中已经有了决定,随意地摆了摆手:“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下官告退。”崔御医拱了拱手,叹了口气,贵妃娘娘也是个可怜人,因为在这深宫中,娘娘并没有害过任何人,但贵妃娘娘承受了很多本不该她承受的东西。

御医一走,李公公进来给陛下奉茶,陛下却没有接这盏茶,只是道:“李常胜,朕后悔了。”

内殿很寂静。

帝王便是在这个时候醒了过来。

他全都想起来了。

想起来了后来发生的一切,不亚于一道晴天霹雳,让人五雷轰顶。

第41章 是朕==

帝王额头起了一层薄汗,微微闭了闭眸,骨节修长的手指握成拳头,手背青筋暴起,俨然是不舒服,难怪静慧大师会说“前世贵妃娘娘过得并不好”,原来她真的过得没有那么好。

她及笄之年被父皇册封为良娣,几月之后入东宫,良娣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父皇之所以没有册封她为太子妃,也是因为后宫与前朝紧密相连,他的母后跟楚国公府是不会轻易同意太子妃之位出于别的世家,楚国公府最厉害的并非楚国公,而是楚二叔,楚二叔而立之年已为朝廷立下数次军功,有“战神”之誉,太子妃的人选本来就要经过重重考量。

秦煜对女色并不热衷,但对这位忠义侯府的三小姐也不排斥,她在人前可谓是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哪里都让人挑不出一点错来,但有时候又狡黠的跟只小狐狸似的,尤其是跟妹妹盛华公主在一块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格外娇俏,像个没长大的小姑娘。

太子秦煜初时还觉得这姑娘怎么人前人后两副面孔,怕是那所谓“京城第一贵女”之誉也是靠她装出来的,等后来他发现她其实是个极其聪慧的姑娘,尤其是在管理东宫后宅,以及父皇病重之时,朝堂中的大臣蠢蠢欲动,排除支持太子登基跟中立的大臣,逍遥王背后的党羽占了朝廷的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新帝登基,依旧会有朝臣不服,很容易导致朝廷动荡。

秦煜对谢姝宠爱归宠爱,但朝堂上的事情,他不会讲给一个妇人听,结果不知怎的她看出来了,她便用东宫女主人的身份邀那些大臣的夫人来东宫喝茶,用她的那一套来收买人心,软的不成,她还开始晓之以理,并用她们的家人来做威胁。秦煜听后啼笑皆非,觉得她想的实在是太天真了,然而让人未曾料到的是逍遥王党羽有一半被策反。

她当日是怎么与他说的:“殿下,就算再冷血无情的人,可能也会有软肋,那些人支持逍遥王殿下,还不是因为逍遥王殿下许了他们很多好处,总不能是因为逍遥王人好吧,只要殿下能许他们更多好处,他们很难不心动。”

秦煜失笑:“你跟你兄长都挺像的。”

忠义侯与夫人云氏生下两子一女,长子才华横溢,次子武艺高绝,小女才貌双全,确实各有特点,这样的女子确实可以母仪天下。

这种念头在太子秦煜脑海中一闪而过,当晚,先帝驾崩,临终前决定传位给这个最让自己骄傲的儿子,他说他当年是被静妃迷了心窍,所以才想废了他的储君之位,这一切非他本意,先帝正当壮年,之所以会驾崩的这么早,就是因为静妃给他下了美人蛊,哪怕后来静妃死的那么凄惨,先帝心中始终不甘心,因为他非常恨自己为何会被一个女子迷惑成这样,这抹悔恨伴随着先帝死前的最后一刻,为此他嘱托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不要为情所困,要过一个贤明君主。

秦煜凤眸闪过一丝嘲讽,因为他父皇若不是被静妃的美色所迷惑,也不会中这个计,他当然不会像他父皇一样,轻易就被女色所迷惑,他知道何为“分寸”。

所以在给她拟定位分的时候,秦煜迟疑了,因为他已经给了她足够多的宠爱,他身侧也只有她一个女子,若直接立她为后,她会不会恃宠而骄。其实在东宫那一年的相处里,他就意识到了她对他的不同,但同时,他也明白,对于帝王而言,要将江山社稷跟百姓放在第一位,他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一个女子身上。

最后他给她的位分是贵妃,入住承乾宫,想着等她怀上子嗣再晋封她为后,新帝登基,被册为贵妃的良娣谢姝也被接入宫中,晚上他们交颈而眠,他低眸看她,问她会不会委屈,她说他不会委屈,他下意识的抱紧了她,后来她去世的那几年里,昭楚帝想到这一件事,是懊悔的,因为她入宫的那一年是十六岁,在后宫没有皇后的情况下,她又怎么不想做皇后,在她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跟他问她的那一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