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李梅心里藏着事,早上又过来得匆忙,就空着手过来了。
“妈,你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郑婉问。
李梅一把握住郑婉的手,长叹一口气说:“以后,只能是我偷偷过来看你,你怕是不能再去孟家了。”
郑婉被母亲突如其来的这句话搞得有点懵。
李梅便又继续道:“你昨天惹恼你孟叔叔啦,他冲我发好大火,让我不要跟你来往。”
“也不准你再去孟家,不然就跟我翻脸。”她着重强调后半句。
郑婉一时无言,像是在思索。
李梅又叹了一口气道:“不过你也真是的,你应该知道你孟叔叔在外面最重面子,你怎么招呼也不打一声,就自顾自点菜呢,孟箬请客她都没点菜。”
“还有啊,你孟叔叔都没动筷子,你就闷头吃,他看你那副不尊重他的样子,气都气死啦。”
“我没有不尊重他,我那是太饿啦,”郑婉解释,“我怀孕了,经不住饿,一饿胃就难受。”
“我知道,我那时候怀你弟的时候也这样,”李梅安抚似地拍拍她的手,“但是你孟叔叔他不管这些啊。”
“反正不管怎么说,你这阵子还是别去孟家找我了,我要是想找你说话,会偷偷过来看你的。”她说。
郑婉点点头。
“还有啊,你孟叔叔不高兴我帮你找工作,还不让我再去孟箬那,你以后最好也别去吧。”李梅道。
郑婉又是点头:“不去就不去,我现在肚子大了,也不适合到处乱跑。”
她现在已经孕中期,肚子一天天大了,到处乱跑风险还是很大的。
孩子掉了是小事,就怕小产大出血连带着命也给丢了,这时候医疗技术不发达,这种事并不少见。
李梅也是认同地点点头:“是啊,生孩子前,你就待家里好好养着。”
孟箬从饭馆出来,回店里的路上,思索着今天的事。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孟军带着李梅招呼也不打一声,就直接来店里找她。
这也算是极常见的事吧,人一旦发达了,难免就会碰见几个想打秋风的亲戚朋友。
只要她还在丰州市开店,孟家人就会像甩也甩不掉的狗皮膏药粘着她。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当然就是像罗丽萍一样直接离开丰州市,远离这些人。
她有预感距她离开丰州市的日子不远了,而她现阶段的目标就是摒除杂念,好好赚够再创业的启动资金。
回到店后,孟箬瞅了眼墙上的时钟,刚过十二点。
因为是中午,店里的客人不算很多,她一个人应付得过来,便让孔敏珠回家吃午饭。
孔敏珠就是二店活泼可爱的服务员。
中午和晚饭她都是回家吃,她家离这不远,骑个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孔敏珠离开后,孟箬便拿出账本,开始对这几天的账。
以前,思甜烘焙坊只有一家店时,一到客流爆棚,总会出现临近打烊却依旧还有不少顾客排队的情况。
这就导致一些顾客花了时间精力排队,最后却一个面包也没买到,这时候白白浪费时间排队的顾客就多少会有些怨言。
孟箬也是因为听了几次顾客的抱怨,才萌生出开二店的想法。
现在有两家面包店,至少顾客的购买需求是都能满足了。
她翻着一店和二店的账本思索着。
在二店开业前一个月,孟箬都暂时打算把精力放这边。
一店那边,她只会在二店不忙的时候抽空过去看一下。
看完账本,孟箬打算休息下,便拿出收音机,准备听听当地的新闻广播放空一下脑子。
这是她最近养成的习惯,中午烧饭或吃饭的时候,用收音机听一下新闻,调整一下大脑的思维,以免脑子里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店里的事。
她刚准备打开收音机,这时门口的风铃响了起来。
风铃是这两天才挂到店门口的,只要客人一进来,风就会吹动风铃,起到一个提醒作用。
孟箬觉得不错,就在一店和二店门口正上方都挂了一个风铃。
她以为是孔敏珠落了什么东西,折回店里,结果抬头一看发现是谢卓然。
二店和一店一样,都放置了一套吧台桌椅,供客人堂食临时坐坐。
谢卓然每天还是会过来买面包,只不过因为二店刚开业,人实在是太多,他懒得排队,大部分时间去的都是一店。
偶尔碰着二店排队的人没那么多,他就会来这边。
但饶是如此,孟箬也没功夫陪他说话,她不是在烘焙室里忙着做面包烤面包,就是出来和孔敏珠一起招待顾客。
她只偶尔瞥到过谢卓然坐在吧台椅上吃面包的背影,知道他今天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