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语文老师讲古诗,我盯着车水马龙的街道,突然就有了这句话。
我当时觉得这就是悬想。
所以回到文中,黎柯也是和我当时一样大的普通高中生,本来只是随手写下的日记,我觉得这也无伤大雅,恰好也是青春期里因为上课没理解到位的一个可爱的误会。
那么如果用黎柯的逻辑看来他的全部日记,到最后的结局。
其实也算是大家的一种悬想。
因为自己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所以就写自己有了圆满的结局。
也就是说,其实明明我暗恋你三年。
但是我非要写,是你暗恋我三年。
不知道这么说,大家能不能明白我说的话。
按下不表,我们重新回到结局。
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
我并没有改动原本已经设定好的结局。
而是偏向暗示性地写出了这个故事是 he,在卓婷的番外里,黎柯结婚了并且是高中一直喜欢的女生。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
最终黎柯和顾筱贝还是圆满地在一起了。
因为大家对他们俩的后续呼声很高,所以我在很多人物番外后边还是加了一个小彩蛋,算是添上一个幸福的句号。
至于觉得他们俩并不能在一起的各位同学,就让结局止步于那通电话,到底能不能再一次,就看各位自己心里的评断了。
扯完了关于书里的故事。
讲一讲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学长。
老实说学长并没有黎柯那么优秀。
他个子不算高,白白瘦瘦的,但是声音很好听。
我们俩只能算点头之交吧。
甚至有时候我碰到他了还会避开,躲躲闪闪又小心翼翼。
最喜欢他的时候,我就迷上了写东西,每天写一堆乱七八糟的。
大概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感觉闪着光的,而自己是灰暗的,难免会自卑。
我一会否定自己,一会又觉得自己其实也没那么差。就在忙忙碌碌的那段日子里,我也只敢在空隙的时间里,悄悄趴在我们班的阳台上,看着他们那栋教学楼发呆。
记得高中有过一次值周经历。
我跨越了两栋楼,爬上他们班在的教室,装作不经意走过去然后躲在后门悄悄看他一眼又走掉。
运动会的时候我也是临时上场,去候场的时候也看到了他,我们打了招呼就各奔向自己要去的方向。
跑到一半的时候,我听见有人给我说了一身加油。
声音很像他的,而跑到终点的我已经没有力气再折返和回头看看声音的主人了。
其实到现在,我也并不能确定,那个声音就是来自于他。
而在饭堂搜寻他的影子,在升旗队伍里一次一次看找他,表演完节目就想和他偶遇,这些想来,大家应该都一样,我也不必赘述。
暗恋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结局走向却不一样。
和黎柯顾筱贝故事的结局不一样的是。
我们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句号。
每一届高三的毕业生都会在临走前把自己书低价卖给学弟学妹们。
那个学长在临走前的最后一个下午,太阳刚落下没多久,天边都是成片的晚霞,晚自习还有五六分钟就上了。
我坐在位置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递给我一摞书,最上面是一张明信片,下面压了一张地图,然后就是一些资料。
我问是谁给的。
送书的同学说不知道,就说是一个学长让递给我。
然后那个学长就急匆匆走了。
我跑到阳台上,只看了一个背影。
我拿起明信片,没有署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
只是一句很普通的激励的话语。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那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面。
一个背影,仅此而已。
后来最后一次听到有关他的消息就是在毕业生去留的榜上。
一个年级一千多个人,我在这杂乱无章的一个又一个名字里试图寻找一丝丝他留下的痕迹。
他考得并不太好,我最后站在有他名字的那个榜前。愣神了好久。
这就是我们故事的全部了。
我没有什么遗憾的,很久以后我觉得自己当时其实只是一种青春期独有的悸动,朦朦胧胧的喜欢。
这份喜欢其实挺大程度地让我成长并且激励我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了。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画上句号,我隐去的枝叶,并不那么严谨发构成了一段独属于我的青春 be 美学。
其实还有很多想要说的话,总感觉有些词不达意。
除了感谢一直陪伴着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