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9章(2 / 2)

可如果她们是他们,也不会有这样的言语吧。”

“这本看似称赞改装版的和熹皇后、实则弥补了皇后未改帝号的遗憾——或者直接说是称赞则天大帝的书,也就被封禁抛弃、被不懂货的收杂物商贩倒卖、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雨,随后飘落到了我们的手里。”

这一本被尘封了不知多少年的书籍,终于被拂去了被所谓“礼教”和“女训”强行漆在表面的脏污,即将面见世人了。

“从十八岁的夏天,到六十四岁的夏天,我终于将这个孩子,或者说这位前辈的心血,带到了人世间啊。”

夏日的暖风吹得人醉醺醺的,淑子缓慢地为新书写序笔不久后就感到了昏昏欲睡。

在炙烤的阳光晒出了一片浓荫里藏着的蝉鸣中,花散里拿着浓青色的长褂,为伏案小憩的淑子轻轻盖上。

“怎么今天的风还不小啊。”

头发比淑子还白一些的花散里拿着镇纸,戴着成对银镯的手动作缓慢又有些颤巍巍地压住了想要四处纷飞的纸张。

浑浊的眼睛进进退退,花散里终于看到了这本由淑子、则子和她本人和子共同翻译装订的书籍最上面,淑子刚刚写下的零零散散的待完成的序言:

“原著西国伍氏女,笔名女隐,自号并水神都奈何人。”(注)

“译者则、淑,编者和。三人仰慕才华拜之。”

“桐壶二十五年,译者则于尘架翻得此弃书、妥善保存;桐壶二十八年,译者淑始见此书。历桐壶、朱雀、冷泉、今上四朝,于承淑帝治下,全书翻译校对终。”

“谨以此书,敬献光芒万丈、孕育万物之你我。”

“一苇彤笔绘青史,俯仰无愧我心知。他年士庶壮志女,戴月披星书同席。”

“提序者淑,即,奚同书留。”

“承淑六年夏。”

“时有蝉鸣。”

—————承淑卷完结—————

第141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承淑八年依旧是个平和的年份, 可是其中的事情一点都不少。

继年前秋天陛下诞生了长女、普天同庆之后,这年秋好皇太后与帝师藤原淑子商议,决定自此以后扩大女试的规模:除去京都,其他城市的女孩若有才能, 也可入选, 其车马往来一律由内里负责。

“如今每四年一度的女试已经制度成熟了, 也为陛下筛选了大量的人才。可是除去京都,想必四海之内还有许多明珠一般的女孩, 如果错过她们会是多大的损失啊。”白发苍苍的淑子仍然很有精神。

消息像是被春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晃晃悠悠地飘到了伊势、飘到了须磨、飘到了筑紫、飘到了常陆……飘到了每个人的心中,传遍了千家万户。

于是无数出身偏远的女孩乘坐内里的车马,独自一人或在母亲姐妹的陪同下, 像是小小的鸟儿一样,在春末的时候来到了京都, 准备参加新的夏初的女官选拔。

她们有的熟读诗书、有的出身贫寒但有点技能,有的什么都没有但是特别勤劳, 都啁啾盼望着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些外地来的女孩们会先到六条院的“春之町”, 也是如今的杏林馆检查身体、缓解舟车劳顿的不适,之后在北面的冷泉院提供的“夏之町”小别院进行修整, 等待报名和考试。

“我能不能也当女官让母亲颐养天年呢?”

“我能不能进宫有俸禄好好养孩子呢?”

“我能不能出人头地、让那些曾经看不起我这个‘丫头片子’的人刮目相看呢?”

“我能不能也用自己的学识名垂青史呢?哪怕不能成为帝师,像安君小姐一样作出美丽的诗句、留下优美的书法也不枉此生了!”

在无数人的期盼下,报名的那一天到来了。

内里的东门外,也就是当年帝师入宫的地方,无数女孩排成长队,顺着淑子曾经走过的路, 等待着女官们的登记。

外面还有许多重视她们的人在京都特意租的牛车,这些不辞辛苦一路护送的亲朋们殷切地望着考生们报名的身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