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也早就习惯了太子这个态度,低头道:奴才下值了,正要出宫去。
太子看着他冷笑一声:你既在汗阿玛跟前伺候,便更该勤勉些才好,莫要失了为臣之道。
这话就是纯纯找茬了,隆科多心里嘀咕,面上却不敢和他对上。
佟家先是支持大阿哥,再又支持八阿哥,太子讨厌他也是正常的,而且如今太子刚刚复立,和皇帝表面上关系正热乎,他可不能当了这父子俩之间的炮灰。
因此隆科多只是讷讷应下,多一句话不敢说。
看他这样,太子也觉得有些无聊,摆了摆手:既然要出宫那就快走吧,别碍手碍脚的。
隆科多轻呼一口气,侧身让开了路,垂首一直等太子离开,这才继续往前走。
该说不说,即便是看起来严苛不近人情的四阿哥,对待人的态度也比太子要好得多,太子的傲慢好像是刻在骨子的,哪怕他已经被废了一次依旧改不了这脾气。
可是除去这些性格上的缺点,太子在能力上却是无可挑剔的,哪怕皇帝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只是说到底,作为一个储君,有时候性格上的缺陷才是致命的缺点。
四月份的时候,皇帝将皇长子胤禔转移到公所囚禁,还遣官率兵监守。
如此,倒像是越发严惩大阿哥了。
佟国维听说之后,也是长吁短叹,佟家毕竟也和大阿哥有些香火情,如今看他沦落到这个地步,佟国维只怕也是物伤其类。
如今皇帝虽然没有严惩佟家,可是佟国维能清楚的感受到,佟家到底还是失了圣心。
如今整个佟家,能指靠的,也就只有隆科多了,其他人在皇帝那儿,只怕份量都不够。
隆科多也明白这一点,因此在皇帝跟前伺候时,越发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半步。
原本他还怕四阿哥来寻他有些难做,但是或许四阿哥也察觉到了隆科多此时的处境,自打那次会面之后,就再也没来找过他了,即便是宫里碰上了也就客气的说几句话,看着倒像是并不怎么熟悉似得。
佟家这边老实了,太子那边却是格外的热闹。
隆科多即便人在皇帝跟前伺候,还是听说了原本那些太子党们,如今又都活跃了起来。
其中以步军统领托合齐和刑部尚书齐世武两人最为活跃,时常呼朋引伴,拉拢朝臣。
只是如今皇帝与太子正蜜里调油,也没人敢拿这种事来惹皇帝厌烦,毕竟要真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便是皇帝也不能阻止大臣们交友吧。
同时在朝堂之上,太子党和八爷党也开始互相攻讦,一时间围绕着储位之争的局势越发不堪。
隆科多看着这一幕也有些无言以对,怪不得康熙末年吏治崩坏,这些官儿把劲儿都使在这个地方了,哪里还有功夫管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只是这些话隆科多也只敢在心里嘀咕,皇帝都不在意这些,又哪里有他一个小小侍卫说话的余地呢。
就这样小半年过去,宫里的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都陆续指了婚,成婚的日子也定下来了。
内务府便也忙了起来,开始筹备两位阿哥爷的婚事。
不止如此,十月份的时候,还给几位晋爵的阿哥正式行了册封礼,至此之后,几位封王的阿哥也正式有了封号,几个小阿哥也都正式有了爵位。
不过要说在这次大封诸子中,除了太子之外,谁最得皇帝看重,那还得是四阿哥。
皇帝不仅封他为雍亲王,还让人于畅春园之北建了圆明园,并赐给四阿哥居住。
隆科多听到这消息时,心中也不由感叹,这就是后世让人震撼的万园之园的初始状态啊,不过想来如今的圆明园,肯定没有后世那样华丽。
但是即便如此,四阿哥也十分高兴,得了园子后不久,就邀请了几个兄弟还有亲近的人前去暖房。
当然了,他肯定不敢光明正大的邀请隆科多,只是私底下偷偷将自己园子里采摘的果子给隆科多送了一篮。
这果子也不值什么,隆科多便也收了,拿回家之后,赫舍里氏还挺高兴,直说他眼光好,挑的这些果子都个大味儿甜。
隆科多听了也只是笑笑,心里只觉得这位四爷真真是个细心的,他要想拉拢一个人,有时候你还真有些扛不住。
不过这样平静的日子到底也没能过多久,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安郡王玛尔珲病逝。
玛尔珲不止是郡王之尊,更是八福晋郭络罗氏的亲舅舅,死忠的八爷党。
他这一去,八爷党算是倒了一个支柱。
但是与此同时,玛尔珲也和佟家有点关系。
他的继福晋,正是隆科多的堂姐,佟国纲的庶女,而且还生下了安郡王府上的嫡长子华玘。
若是不出意外,玛尔珲没了,他的安郡王之位,就得由自己这个大外甥继承。
因此一接到这个消息,佟家上下也行动了起来,东府那边且不必说,自然是鄂伦岱亲自前往吊丧,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