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1章(1 / 2)

这两个人,延信虽然是宗室出身,但是他却是胤禵一手提拔起来的铁杆,之前为了召胤禵回京,便让延信代管了抚远大将军印。

虽然大家早就知道,皇帝是不会允许十四贝子的人长久掌控西北军务的,但是也没想到,皇帝这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玩这么大。

竟是直接将四个省的事物全部交付于年羹尧一人之手,那若是年羹尧生出异心又该如何呢?

虽然大家心里都这么想,但是嘴上却都不敢说,隆科多心里明白,皇帝这是把所有筹码都押在年羹尧身上了,一把,成了那皇帝地位越发稳固,要是失败了,也可以杀了年羹尧,谁让他辜负皇恩,而皇帝这儿还有回旋的余地。

毕竟皇帝他是 真的不懂军事,这事儿肯定怪不得他。

不过能做出这种事,也和皇帝的性格有关,雍正这个皇帝,是很容易情绪上头的,在不久的将来征伐准噶尔时,皇帝也是将万千希望都寄托在傅尔丹身上,不过那一次,皇帝却没能赌对,一场和通泊之战,清军差点被全歼。

不过这次因为隆科多早知道结果,便也闭口不言,皇帝热血上头,想要搞什么君臣相得就让他搞吧,有他后悔的时候,自己这段时间泼的冷水已经够多了。

果不其然,虽然几位大学士都提出了异议,但是皇帝主意已定,他们也改变不了皇帝的想法,因此很快的,这道诏令就颁布了下去。

年羹尧至此彻底掌控了西北的军政,初步实现了军政一体。

不仅如此,很快皇帝又下了一道命令,将延信的西安将军的职务免去,任命年羹尧继室的叔叔为西安将军,等于将西安八旗的指挥权也给了年羹尧。

皇帝对于年羹尧的信重几乎已经达到了极致,隆科多有时候都在想,要是年羹尧没有实现皇帝的期待,那将又会是怎样的下场。

不过这一切的想象都是空谈,雍正元年八月罗卜藏丹津正式起兵反清。

-----------------------

作者有话说:来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大事

罗卜藏丹津这一反叛, 朝廷这边,很快就知道了。

罗卜藏丹津是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右翼的首领,康熙五十三年的时候, 承袭了他父亲的亲王爵位。

康熙五十九年的时候,朝廷入西/藏平定入侵的准噶尔汗国, 罗卜藏丹津作为协助一起参与了进去。

因为当年罗卜藏丹津所在的和硕特汗国就是被准噶尔给灭亡了的,所以朝廷对于罗卜藏丹津还算信任。

只是有时候这事情就是这么邪门, 罗卜藏丹津跟随当时的大将军王胤禵入藏,在经过青海时, 他要求朝廷能恢复他们家族所在的汗庭。

这种事儿胤禵怎么会答应, 就算胤禵答应了朝廷也不会答应,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能直接统治的, 为啥非得脱了裤子放屁搞什么羁縻。

但是除了这个要求没答应之外,朝廷对于和硕特部还是很恩遇的, 雍正元年,就在不久之前,朝廷还嘉奖了随清军征战的和硕特部人。

不过这个受嘉奖的不是罗卜藏丹津, 而是罗卜藏丹津的侄子察罕丹津,朝廷直接册封他为黄河南亲王, 与罗卜藏丹津共领和硕特部右翼。

可能就是这个行为,威胁到了罗卜藏丹津的地位, 因此导致他起兵反叛。

据说他这次反叛,召集了青海厄鲁特蒙古的四十多个台吉,会盟于察罕托罗海,自号浑台吉。

对于不肯起兵的,受过清廷恩惠的其他两个和硕特部的亲王, 他则是先后派兵前往袭击。

和硕特部的左翼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因为不从反叛,又打不过罗卜藏丹津的叛军,最后只能携带妻儿残部逃亡西宁,给朝廷报警。

还有与罗卜藏丹津共领和硕特部右翼的察罕丹津,被叛军打败后,也带着妻儿部属跑到兰州去了。

在年羹尧上来的折子里说,这个罗卜藏丹津不仅裹挟了厄鲁特部的蒙古台吉们,还和一些大喇嘛联合到了一起。

要知道青海这边,黄教可是十分兴盛的,喇嘛们一掺和进来,一时间叛军势力大增。

叛军一路烧杀抢掠,都已经打到西宁城外十余里了。

雍正接到消息之后,简直气的话都说不出来,脸涨的青紫,一把将奏折扔到了地上。

和硕特部世受国恩,罗卜藏丹津身为庶支能够继承爵位,那也是先皇对他们父子的恩情,他如今不思报答恩情,反倒反叛于朝廷,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皇帝气的说话都带着颤音。

虽然早就知道罗卜藏丹津有不臣之心,但是这么明晃晃的反叛起事,哪个皇帝能不闹心。

隆科多俯身将折子捡了起来,安抚道:罗卜藏丹津这样没有忠义之心的人,不值得皇上为他如此动怒,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一旁的怡亲王也跟着劝慰:皇上,隆大人说得对,如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