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医疗系学霸 第162节(2 / 3)

“你想读博吗?”方子业又问,觉得关洪明有点可怜。

关洪明闻言,沉吟了一阵,轻轻地点了点头:“师兄,走到了我们硕士这一步,如果能读博士的话,谁不想继续下去啊。”

如果没出来长过见识,关洪明会觉得在镇里面工作落定就比较不错了,他在报考后,就打算好了不成功,就成仁,直接规培工作去算了。

可偏偏,关洪明还考过了硕士研究生,而且还去了骨科年会。

去年年末的年会,让关洪明意识到了。

哦,原来这世界,还有这么大呀。

原来在骨科年会上,一个地级市医院里面的主任,连个屁都不是,可能你失踪了,最先发现你消失的人是警察,而不是其他同行。

一个顶级教学医院里面的副教授,博士,博士后工作经历,访问学者,发表了二十多篇sci的顶级大牛,在骨科年会上,也得战战兢兢,一定程度上谦虚谨慎,小心陪衬。

一个省内的最大大佬,顶级大牛,在外面被一群人拥簇着,进到了会场之后,也得给一些老同志陪笑,哈哈哈,哦哦哦,对对对之类的小心翼翼。

骨科的院士们,在说话的时候,都非常小心谨慎,生怕自己装逼过了头。

担任大会主席的,基本上都是教授。

那是一个教授不如狗,副教授满地走,杰青、长江也得抖的场面。

“如果你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话,那么张主任给你的建议是对的。”

“读书是最快的捷径,多发文章,多写文章,是我们普通人能够走的最好的路。”方子业这时候,终于能理解师父当年给他所说的话。

普通的硕士研究生,如果可以发文章的话,那就是美妙的事情。

比如说揭翰,他没什么关系,他自己的存在,就是关系。

不管谁是他的老板,他就算发布了基础研究相关的文章,他用足够多的工具性文章,也能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出来。

但凡他发了二十多篇sci,他读博谁敢说不要?

哪个课题组能这么大气,只会是抢着要。

而相比起练功房里面的水磨工夫,提升难度,其实写文章,是最好的捷径了。

只是,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着实有限。

“你现在发了几篇文章?”方子业问。

关洪明比划了一个ok的一半,就只有o。

但关洪明还是腼腆笑着补充:“不过写了一篇ta分析,还有一篇case report,不知道能不能发,在投。”

“我师兄发了一篇,我是二作。”关洪明才刚进实验室里,没什么工作量,实验的步骤还得慢慢学。

紧接着,关洪明又是给方子业解释了一下他与杜师兄目前的处境。

关洪明的师兄叫杜海。

名字很普通,但是长相比关洪明要稍微帅一点,可能不如方子业,但是也还行,这是关洪明的说法。

杜海的实验操作,也非常一般,目前仅仅就只能做到除了wb和流式细胞计数等其他方面的基础实验操作。

没办法,没有资源,只能全靠自己学,自己悟。

虽然之前去了省人民医院的实验室里混过一阵子,但是混,毕竟不是实验室里的人,别人怎么可能尽心尽力地教学,一切都得靠自己。

所以啊,能够做的小通路,连一个非常完整的工作量都没做满。

勉强发了一篇三区的文章。

虽然也有影响因子21的说法,但是毕竟在分区上,就有点差了。

“方师兄,如果您能够带着我和师兄,做一下wb还有流式细胞计数的话,就好了。”

“你们实验室有仪器吗?”方子业问了个关键问题。

以张明灿实验室的体量,估计是没有的。

“要去内科的实验室里做,而且做得人也很少,随时可以预约。”关洪明脸一红。

汉市大学的临床医院,也是有分别的。

这里毕竟是附属恩市临床学院,不是中南和省人医,平台的落差太大了。

方子业庆幸自己没有到这样的鬼地方,而是被自己的老师,收拢到了旗下,不然以自己当初复试最后一名的成绩,但凡滑了一下,可能就是万劫不复了。

很快,方子业就跟着关洪明到了所谓的骨科实验室。

非常小,估计占地面积也就是四五十平,还不到。

两个小的办公室,一间是张明灿的,另外一间,则是学生的。

挂的是恩市重点实验室的独立牌子,医院里骨科肿瘤实验室的牌子……

里面的设备也非常有限,就是一个冰箱,一个液氮罐,一个细胞操作台,一个摇摇车……

算得上是,麻雀也小,五脏也不那么全。

倒是做很基础的实验都足够了咯。

这会儿,方子业就看到了杜海。

杜海的个子与方子业等齐,长得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