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怼得不吱声是挺爽,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柒柒立刻放缓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他们听。
或许厂长不知道外汇的重要性,可区长知道啊。
这几年国家的外汇储备严重不足,有谁能帮国家赚来外汇,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区长立马来了精神,“柒同志,你说的是真的吗?他们生产的家具能卖到国外去?”
“当然能。只是,机场要抓紧时间修,公路建设也要跟上。否则,即便生产出来也运不出去。”
“对对对,柒同志说得太对了,市政建设必须重视。我一定督促下面尽快开工,满足我们全面升级的需求。”
“呵呵,既然区长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这场兴师问罪,最终变成了相谈甚欢。
人就是这样,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都不痛不痒。
一旦跟自己的利益牵扯上,才会努力干活。
政府官员们都乐颠颠地回去干活了,争取早日赚到外汇,在自己的政绩上添上一笔。
那些大厂厂长懵逼了,咱们不是一起来的吗?你们先走了算怎么回事?
说好了同仇敌忾呢?说好了争取最大利益呢?
既然领导们只顾自己,厂长们也只能自谋生路了。
制药厂厂长试探着问:“柒同志,我们这些大厂也会参与设备升级吧?”
“当然会。”
柒柒给他们吃下定心丸,毕竟这个工程太浩大,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实现的。
想让这群老油条相信,就得让他们看见实际利益。
“如今市政建设迫在眉睫,只是全靠国家调拨资金毕竟会影响工程进度。
各位厂长可以考虑出一份力量,将来甘南建设的丰碑上就会有你们的名字。”
这个年代人工资拿的都差不多,大家伙更在意政绩和脸面。
拉赞助,柒柒可是专业的。
几个厂长面面相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明明是来要好处的,怎么还得出血呢?
可是,这个血他们还真愿意出,还得抢着出。
第417章 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天,甘南区区长就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号召各大企业及个人踊跃捐款,为了建设新家园添砖加瓦。
不愧是当一把手的人,那口才,柒柒都佩服。
一天时间,就把修路的钱筹集够了。
修建机场的事也必须立刻提上日程,区长就去上级领导那里哭穷,申请调拨资金。
这些事,都不用柒柒操心。
她只需要在奠基典礼上剪个彩,为工程队提供先进的施工设备就行。
这些,她都可以先从凯亚那里交易。
至于生产厂家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什么农机厂,挖掘机厂,轧路机厂等,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
一大批农民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终于通过考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人。
这个年代,能在工厂上班,找对象人家都高看一眼。
整个甘南都沉浸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
目前,虽然国内大面积重建,但大力发展工业的城市只有京市和甘南。
因此,这里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让全国人民都羡慕。
只要能搭上点关系的人,都求爷爷告奶奶,想调到这边来工作。
柒柒对引进人才这件事非常重视,一次性招了一批工农兵大学的毕业生。
这个时候的大学生跟后世的可不一样,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事了一定时间的工作,并且表现优异才会被单位推荐去上大学。
这些毕业生本身已经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了,上手非常快。
工厂建得快,光是厂长就没办法及时到位。
这批人的到来,可解了柒柒的燃眉之急。
木器加工厂那边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了,并且按照柒柒的要求生产出来一批样品。
柒柒特意请来专业的摄影师,为这些家具拍照,并做成宣传海报。
只是厂长一脸愁容,几次欲言又止。
柒柒看着他都着急,“有话就说。”
厂长支吾了半天,“柒同志,这样的家具真能卖出去吗?白色不都是办丧事才用的吗?”
也难怪他这么纠结,柒柒提供的设计图都是后世流行的新美式,以白色为主,有的穿插一些简单的套色。
在这个时代看来,简直格格不入。
“你放心吧,很快就有订单了。”
厂长半信半疑地看着柒柒忙活。
厂里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工人们都满怀期待地等着发工资。
这些家具要是砸手里,后果他都不敢想。
甚至开始怀疑,柒柒还是太年轻,头脑一热整出这么大个幺蛾子,后面还得他收场。
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