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方法不是没有风险。”
“有成功的自然也有失败的,甚至失败的对数是成功对数的几倍,还有人至今因为综艺被骂的。”
“这里有好几个不同的综艺本。”小胡翻开一本本介绍道:“这个是一对cp与另外几对cp一起参加旅游的节目,不过我不建议去。”
宁舒接过来翻了翻道:“为什么?”
小胡解释说:“有的节目上了,是艺人明星获得流量,节目组也获得流量,是双赢,还有的节目就纯粹是吸艺人的血了。”
“这个节目你们上的是第二季,我收集了当时该节目第一季播出时的热搜发现,节目的立意本身没有热点,就是找几对情侣去旅行,请的情侣里面也没有大热的流量,观众根本提不起兴趣。”
“没有撕逼,没有噱头也能火的综艺有,但显然不是这个节目。”
“节目组后期也后悔了,便开始给几对cp各种制造矛盾,挑起他们的怒火,还别说,后期还真拉了不少收视率。”
小胡说:“尝到甜头的他们,我认为第二季手段只会更加夸张。”
温泽宇看向另外的几个本子:“那其他的呢?”
小胡介绍起第二个本子道:“这个综艺相对于第一个综艺立意要高上许多,它邀请的是不同阶段的夫妻,拍摄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不同婚姻阶段的观众一点启示,也给未走入婚姻殿堂的观众展现不同的婚姻生活。”
“这个节目是第一季,给我们的策划本子上还写了中间会邀请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来帮助这几对夫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看得出来,相较于第一个综艺,小胡对第二个综艺的评价要高上许多,但小胡对于第二个综艺也有顾虑道:“这个节目是新开的,不知道能不能爆,还有就是他们给的粗略企划案里有一个隐藏的雷点,如果是展示平时日常,年龄大点的夫妻,他们的孩子会入镜吗?”
“通常来说是不会,因为这样会让节目组宣传和想要表达的重点混淆,但不能不防着节目流量较低后让有孩子家庭的孩子入境吸一波孩子粉,那留给你俩的镜头就不多了,也起不到最初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小胡顿住看向两人。
小胡说:“最重要的是,你们二人都没打结婚证,算不上夫妻吧!那连报名条件都没达到。”
温泽宇嘴犟道:“谁说我们不是夫妻,我们是在天道的见证下结为道侣的,世界没有毁灭,天道未陨落,我们的道侣关系就会一直存在,这叫最高级别的结婚证,你个土鳖懂什么!”
都骂人土鳖了,看来是真的破防了。那要不现在去领个世俗意义上的结婚证?
宁舒倒是不介意,但是温泽宇觉得这样实在是太草率了。
没有鲜花,没有戒指,没有一点仪式感,就为了参加个综艺节目就领结婚证也太不符合他的幻想了吧!
因为温泽宇的强烈反对,第二个节目只能作罢。
最后两人选了第三个节目:四对年轻情侣一起体验带娃。
萌娃的节目已经流行十多年了,但热度依然不减。
第一波吃到萌娃流量的人褪去稚嫩的脸庞再次出现在屏幕上时,人们惊觉,感觉不久前才看过的节目其实是十多年前了,里面的萌娃都已经长大。
不变的是隔三岔五就会有新的萌娃节目出现。
宁舒他们挑
的第三个综艺设定就自带槽点。
官宣了四对情侣后,马上就有喷子寻到味就来了。
他们就不能自己生了孩子再上节目吗?干嘛要带别人的孩子?
这么小的小朋友就离开自己父母,参加节目,他们不会害怕吗?
节目组回应:监护人不会在镜头前出现,但也会跟着拍摄组一起随时关注孩子的状况,有考虑到孩子离开熟悉的人会害怕这一点。
节目组不回应还好,一回应喷子又是一顿喷。
啥?你说啥?孩子的父母会跟着一起拍摄?那要那群吃了饭没事做的艺人们干什么?你们直接拍素人带自己的孩子,说不定收视率会更高些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节目到底还能不能拍了?
节目组:不拍了,不拍了。
因为网上的风向五个投资方跑掉了三个,剩下的钱根本就负担不起温泽宇和宁舒两人的出场费。
所以准确来说也不算是不拍了,只是温泽宇和宁舒被换掉了,换成了一对咖位和流量更小的cp。
小胡都要气死了,精心挑选的综艺,他们还没嫌弃这个节目前途未卜,后台不够硬呢,结果反被人嫌弃,卡位太大流量太大。要的钱太多?
天知道他们要的是两人现在咖位的最低值了,再降的话就扰乱市场容易被抵制了。
宁舒安慰道:“没关系,违约的是他们,至少我们还赚了一笔违约费。”
小胡叹了一口气:“也只能是这样了,那我们还是选择第一个综艺?剩下的综艺班底没比第三个好到哪里去,要是再出现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