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女配是末世大佬 第187节(1 / 3)

加入书签

年约六十,精神矍铄,穿一件笔挺的中山装,扣子扣得一丝不苟,正是蔬菜专家:罗瑞冬。

罗瑞冬退休后返聘,一直在农科所贡献余热。他是做叶菜类蔬菜研究的,军山农场的包菜、大白菜、红菜苔等植物的生长都由他来负责。

林满慧分配到的这栋小楼共有六栋,是在农场建设之初为外国援建专家修的别墅,后来专家撤走,分配给了几位有特殊贡献的专家,罗瑞冬便是其一。

看到林满慧回来,罗瑞冬很高兴,红菜苔新品与专利都是林满慧的发明。这位厉浩的徒弟可是个宝贝。

他再也不嫌邻居吵闹,笑眯眯地招呼着:“来家里坐坐?当初这小楼要分给老厉,他不要,说太招摇。现在留给你,也算是实至名归,好好好。”

◎最新评论:

【撒花】

-完-

◎青春飞扬◎

林满慧分配到的独栋小楼位于农科所家属区的东北角,与罗瑞冬教授比邻而居,身后还住着油料研究专家汪丽霞、水稻研究专家金岭,这三位教授都曾经参加萌芽计划选拔,当初汪丽霞和金岭还蛮看好季问松。

几个人碰头说了几句话,金岭听说季问松学了公共管理,摇头叹息:“可惜了,细心沉稳,是颗学农学的好苗子。”

林景严在一旁哈哈笑:“教授们觉得只有学农学才叫不可惜么?”

金岭是个做事认真扎实的人,看了他一眼,回答道:“也不是非得学农,只是当初萌芽计划选拔时看季问松表现出来的品质,适合潜心做科研,学管理需要与人打交道,反而不是他的长项,所以觉得有点可惜。”

教授们识人于微,林满慧有些惊异地看了金岭教授一眼。

按照穿书前的命运,季问松话不多、耐得住寂寞,的确适合做科研。他认真做杂交水稻的培育,对农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为萌芽计划选拔输给林满慧,他与金岭失之交臂,听从父母的安排学公共管理,虽然人在京都大学,但或许是因为性格内向、不张扬,在学校表现并不出众。

想到是因为自己的插手导致季问松的命运发生极大改变,林满慧皱了皱眉。

易和裕在一旁问:“怎么了?”季问松喜欢林满慧,他看得出来。现在林满慧为他的事情皱眉,怎么也得问问清楚。

女朋友太招人喜欢,真是让人揪心啊。

林满慧摆了摆手,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穿书这件事,就烂在肚子里谁也不说。时间过去这么久,书中很多情节林满慧都记不分明了。

唯一让林满慧耿耿于怀的林嘉明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现在已经不足为惧。其余的人与事,随它去吧。

想到这里,林满慧的眉眼舒朗许多,微笑道:“如果季问松愿意学农,金教授再教教他吧,说不定转专业也能成才。”

金岭摇头叹气:“错过了最好的时候,一则年纪大了,二则什么基础都没学,大学四年光学管理去了,再来搞科研太难。”

林满慧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憾。那就将错就错吧,反正行行出状元。季问松的性子沉稳、细心,负责和景公司的贸易往来也很合适。

分配了住房之后,大家都有了事情做。

易和裕整理小院,土系异能松土、施肥顺手拈来,不过半个小时,土壤松散肥沃、泛着黑色油光,整个小院便弥散着泥土的芬芳。

腊月寒冷,林满慧在院子里种上红菜苔、大蒜,再移栽几棵绣球、一棵腊梅、一棵桃树,院墙四周种下月季、忍冬藤,木系异能喷薄而出,小院顿时绿意盎然。

罗瑞冬先前还在和老友们嘀咕,这孩子,大冬天的种什么树、养什么花,这么冷哪里活得下来?结果等到林满慧他们忙完过来一看:好家伙!种什么活什么。

完全违背自然规律,太神奇了。想到老厉曾经说过,林满慧这孩子有极强的植物亲和力,灵性足,罗瑞冬不由得感叹了一句:“林满慧真是天生吃这口饭的人。”

这样的姑娘哪怕不读大学,光是种菜种花都能发家致富,现在有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指引,她在农科所一定能发挥所长。

整理完小院,林满慧站在门廊下看着眼前的花草,心里美美的。这是她的住所,单位分配、专属于她一人的房子呢。

冯英从百货商店买来全新的床上用品,霍泽拉了一车的家具过来,林家兄嫂忙着打扫卫生、准备厨房用具,又让邮局过来安装固定电话。到腊月二十八这天全部准备停当,所有人齐聚一堂,都在新居吃温锅饭、暖屋饭。

热热闹闹地过完年,大年初五一过,易和裕不得不先行一步。

临走前,易和裕抱着林满慧不舍地说:“爷爷打电话过来,初六家宴我必须参加,只能先走。易朝东是我的人,他会全力支持你的所有想法。你有什么事直接找他,不必担心、也不要客气。如果有易朝东搞不定的事,给我打电话。”

林满慧点点头:“好。”

易和裕看着这栋刚刚修整一新的小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