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章(2 / 2)

李奉渊看她好奇,索性将剑放到她面前,自己又拿起剑鞘擦起来。

他少用剑,多用枪,这把剑在库房吃满了灰,剑鞘上多雕刻,一时半会儿难擦得干净。

他不收拾行李,只顾着拭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此去是要上山剿匪,而非探亲。

李奉渊没听见李姝菀回答,又问了一遍:“当真不去?你若改变主意,现在收拾行李还来得及。”

李姝菀缓缓摇头:“我和惊春约好了,要在武赛上为修禅哥哥鼓劲,不能去了。”

这些年,李姝菀一直没提过江南的旧事。她不主动提,李奉渊也没问。

可江南毕竟算是她的故里,她又显然是个念旧重情之人,没道理不想回去看看。

李奉渊知道她给出的理由只是个借口,但并未追问,转而委婉道:“你在江南还有故人吗?若有旧人,可书信于他们,我替你带去。”

李姝菀听见这话,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个年迈驼背的老妇人的身影。

嬷嬷照顾李姝菀多年,后又同她相依为命。当年离开江南时,李瑛给了嬷嬷一笔不菲的钱财,足够她安度晚年,为的便是让李姝菀宽心,忘却旧事,永不记挂江南。

李姝菀记得李瑛的叮嘱。她做了他的女儿,在他的荣光之下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过着从未有过的好日子,自应当埋葬过去,不提起自己的身世,损害他的威名。

李姝菀很听话,这些年从没提起过任何有关江南之事,只是偶尔午夜梦回,她会回到那小小的寿安堂中,在夜中点一盏灯,和嬷嬷一起借着微弱烛光穿针引线,绣扇缝衣。

李姝菀眨了眨眼睛,将目光慢慢从眼前的剑身转到了李奉渊的侧脸上。

有一瞬间,她想将曾经的一切同他和盘托出,可最后,她仍只是浅浅摇头:“没有了。没有故人了。”

她语气轻缓,听来怅然若失。她既不愿说,李奉渊便没再追问。

李奉渊此番前往江南,行囊收拾得轻便,两身衣裳,一把银钱,外加擦拭干净的锋利长剑。

用过膳,李奉渊便准备启程。

李姝菀和宋静到门口送他。李奉渊把行李挂上马鞍,宋静将一壶灌了凉茶的水囊递给他:“老奴让人煮了一壶祛暑的凉茶,少爷拿着路上喝。”

李奉渊伸手接过,也挂在了马鞍上。

李姝菀站在他身边,静静看着他,叮嘱的话都说了好些遍,这时候反倒没了什么话讲。

在李奉渊将要上马之时,李姝菀突然张开手朝他扑了上来。

李奉渊像是早有预料,自然而然地摊开双臂,任由李姝菀结结实实撞上来,将她接了个满怀。

软和的身体撞上来,小脸埋在他胸前,李奉渊垂眸看着李姝菀的头顶,揽着她的背,明知故问道:“舍不得我走?”

李姝菀点头。她抱得很紧,但却并未任性缠着他不放,只一会儿便松开了手,睁着有点红的眼,仰头看着他。

她似乎有话想说,可出口的却只是一句:“一路顺风。”

李奉渊抬手轻轻抚了抚她的脑袋,随后一撩衣袍利落地翻身上马:“走了。”

说罢,双腿一夹马腹,带着一队侍卫驰骋远去。

高挑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视野中,李姝菀站在街道旁,在心里小声道出了未对李奉渊说出口的话:早些回来。

第50章 渊儿

渊儿

顶着烈日跑了数日,李奉渊一行人于第五日烈日正盛的正午抵达了江南。

老夫人派了人到城门口相迎。

李奉渊同老夫人十来年未见,早已不是当年脸上带着三分肉的孩童。但来迎接他的老奴却一眼就认出了他。

李奉渊一入城门,那老奴远远一望马上之人,便从凉棚底下钻出,快步走上前来:“少爷。”

李奉渊勒马停下,看着马头前拦住去路的人,隐隐觉得有两分熟悉。他开口问道:“洛府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