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章(1 / 2)

实在闷得发慌时,她就揣上零钱坐公交车去东青市里。

这趟沿海而行的公交要开一个多小时,沿途经过好几个渔村,咸腥的海风从车窗缝隙钻进来,沾在头发上久久不散。

市中心的旧书店是她最爱去的地方,那些泛黄的书页里藏着许多绝版的文字,比如八十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早已停刊的文学杂志合订本、边缘写满批注的二手教材……

有一次,她在一本《现代诗选》的扉页上发现一行褪色的钢笔字:“l:愿你永远保持诗意。”这个名字让她心尖一颤。

她知道这只是巧合。

指尖抚摸着“l”这个字母,好像只有半个月不见,就很想她了。

那天她破天荒地买了这本诗集,回来时在渡轮上迎着海风读完了大半。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岚岛的街道上挂满了红灯笼,咸湿的海风里飘着炸年货的香气。陶念跟在母亲身后,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腊肠、干贝、红彤彤的春联,还有给他们兄妹二人买的新球鞋。

木材厂的生意确实红火,父亲在码头边置办的这套两居室,墙壁还散发着淡淡的油漆味。

陶念站在玄关处,看着鞋柜上摆放的全家福。那是去年春节拍的,她站在最边上,笑容有些拘谨。

这个“家”里,哥哥陶源有自己的房间,而她回来时只能和母亲挤在一张床上。

夜深人静时,她能听见母亲轻微的鼾声,还有窗外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

岚岛的口音带着特有的尾音上扬,和晋州平直的语调截然不同。潮湿的空气让她的毛衣总是泛着潮气,但街坊邻居的热情却让她心头温热。

“阿念回来啦!”杂货铺的王婶总会塞给她一把花生糖,隔壁的阿婆会拉着她的手说“又长高了”。

除夕夜,父亲难得早早收工回家。陶念帮着母亲在厨房里忙碌,蒸鱼的香气弥漫整个屋子。

透过窗户,她看见码头上亮起的渔火,像散落的星星。

这一刻的热闹与温暖,让她暂时忘记了心里那点说不出的失落。

除夕夜的钟声敲响时,陶念正和李瑞荣依偎在客厅的沙发上。窗外的夜空突然被点亮,一簇簇烟花在墨色的天幕上绽放,将玻璃窗映得忽明忽暗。

李瑞荣已经困得直打哈欠,却还坚持要陪她守岁,手里攥着的红包,说守完了岁再给他们兄妹二人。

陶念盯着通讯录里“林老师”三个字看了许久,指尖在发送键上方悬停了片刻,最终还是轻轻点了下去。

【老师,新年快乐!】

发出去的那一刻,她立刻把手机反扣在腿上,仿佛这样就能掩饰自己期待又忐忑的心情。

窗外的烟花此起彼伏,红的、绿的、金色的光芒在她脸上流转。五分钟过去了,手机依然安静得像块冰冷的石头。

陶念忍不住又点亮屏幕,没有新消息提醒,只有班级群里不断刷屏的祝福。她轻轻叹了口气,把手机塞进靠垫下面。

“可能是群发消息太多,被淹没了吧。”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远处又一轮烟花升空。陶念望着那些转瞬即逝的光点,突然觉得自己的祝福大概也像这些烟花一样,在林知韫繁忙的除夕夜里,不过是众多闪烁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光点罢了。

手机突然在靠垫下震动起来,陶念的心跳漏了半拍。她几乎是慌乱地掏出来,却发现只是班级群的群发祝福。嘴角扬起的弧度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凝固了,她咬着下唇把手机调成静音,决心不再去看。

就在这时,屏幕又亮了起来。

一条私聊消息静静躺在通知栏:【谢谢,也祝你新年快乐。最近进步很大,继续加油。】后面还跟着一个可爱的兔子表情,那是今年生肖的吉祥物。

陶念的指尖悬在屏幕上方,突然不知该如何回复。

烟花的光芒透过窗户,在她微微发烫的脸颊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原来这条祝福没有被淹没在信息海洋里,原来她百忙之中还会用心给自己回复。

她心头涌起一股暖流,比窗外的万家灯火还要明亮。

她慢慢打字回复,删了又改,最后只发出去一句简单的【谢谢老师】。

但那些没能说出口的千言万语,那些藏在心底的雀跃与欣喜,都化作一个悄悄扬起的微笑,融化在除夕温暖的夜色里。

春节的余韵还未散尽,晋州街道两旁的红灯笼仍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陶念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校道上,母亲李瑞荣跟在她身后,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新洗干净的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鼓鼓的食品袋里装着岚岛特产的鱼干和母亲亲手腌制的酱菜。

“妈,这个我自己来拿吧。”陶念接过母亲手中沉甸甸的袋子,里面是新买的崭新的练习册。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购买课外辅导资料,书脊上烫金的“高考冲刺”四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李瑞荣望着女儿认真的侧脸,眼角悄悄泛起湿润。

她还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