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6章(1 / 2)

“若我是赵嘉,必然会趁着秦灭赵的机会带着一批死忠于他的心腹逃离,之后无论是立马举起大旗、自立反秦,还是蛰伏下来、静待良机,都能给秦国添些麻烦。”

嬴政:“……”

好一个以己度人,竟叫他无法反驳。

不过嬴政也来了兴趣,“那换做是你,是立时自立,还是静待时机?”

“当然是静待时机啊。”

知韫想也不想,“赵国既亡,虽能收拢些人,但也不足以抵挡秦国,不如等候秦国亡其余诸国,由征服转向治理。”

她正色道,“以秦一国而鲸吞六国,如何消化,才是真正的难关。”

一不当心,就会被撑死。

“时间可贵。”

嬴政神色自若,“历来行变法者,如商君、吴起,少有不殉死者,秦国若要行开天辟地之事、灭六国而一天下,所行必更甚于变法。”

只是变法,就能危及无数人的利益,想方设法地要杀死变法者、除去变法成果,若他们仰赖的权势富贵在秦灭六国的途中被泯灭,也必然会引来更加浓烈的仇恨、更加凶猛的反扑。

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只是,纵然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嬴政也不会选择退缩,只会想尽办法剿灭这些会危及他的大秦的余孽。

“慢慢来就是。”

知韫弯了弯眼眸,“阿父正当盛年,只需稳扎稳打,自然能将这些碍眼的、不该存在的家伙一个一个拔出,至于往后,也有我在,必不叫阿父的毕生心血尽皆付诸于流水。”

一代不行,就两代。

两代不行,就三代、四代。

只要前两代稳得住,后面的三代、四代里别再出一个把全家和中枢一口气干掉的胡亥第二,就算是温水煮青蛙,百年的时间,也足够让天下人心归附于秦。

“是啊。”

嬴政眉眼舒缓,勾唇轻笑。

“有寡人的太子在,自然不必担心寡人身后,秦国之承续大事。”

第854章 大秦(68)

赵王偃薨,秦赵止戈。

赵嘉离开邯郸、西入咸阳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雪晴复雨,缠绵不休。

“公子。”

春平君虽心情复杂,却也亲往咸阳城门迎接与他同病相怜的赵嘉。

“叔父。”

赵王偃薨逝不过数月,赵嘉仍在孝期,只是他如今入秦为质,倒也没有着生麻衰裳,只在细微之处略做彰显。

二十来岁的青年眉目清秀,对着春平君浅笑颔首,眸光却掠过他落在几个来迎他的秦廷官吏身上,神色疏淡。

“劳诸位冒雪来迎。”

春平君见此,忙客气地对秦廷官吏交谈几句,待他们转身离去,方才让赵嘉随他回邸中。

“舟车劳顿,先回去歇歇。”

他压低了声音,“也不必去急着谒见秦王,近来太子姮感染风寒、抱病在身,莫说是秦王,就是秦廷重臣,也挂心担忧得很,大约都分不出心思来见你。”

如赵嘉这种重孝在身的,秦廷只怕还要嫌弃他冲撞了太子。没看来迎的都是小虾米,三公九卿压根不带搭理。

赵嘉:“……”

他结结实实地沉默了一会儿,才幽幽道,“叔父,是秦国要我入咸阳为质。”

逼着他来,又嫌他晦气?

能不能讲点道理,难道秦王和秦国重臣不知道他刚死了亲爹吗?

“这个么……”

春平君略尴尬地笑了笑,无奈道,“秦人何时讲过道理?”

唯一一个爱做些表面功夫、肯讲些道理的,这不是病了么?她自个儿都被秦王给训了一顿、拘在殿中,哪里还顾得上赵国质子?

铅云低垂,乌沉沉得阴暗。

天际又下起了雪,如同鹅毛似的,纷纷扬扬,簌簌飘落,将天地都拢上白霜,融入无边的静谧与冷寂中。

叔侄二人对视一眼,莫名地觉得有些凄凄凉凉。

“太子姮病了?”

过了一会儿,赵嘉才蹙眉问道,“秦王不是最看重他的长女么?”

刚还借此暴打赵国一顿呢。

风寒可不是小事。

五六岁大的孩子,身子骨到底不比成人,一个不慎就夭折了。

“秦王看重,就能百病不侵么?”

春平君神色平淡,对着侄子解释,“前些日子,咸阳学宫行本学年结业典礼,太子姮出宫观礼,谁知半途遇上了大雨雪,吹了风、受了寒,回宫就发了病。”

天有不测风云,算不准的。

“她这一病可不得了,莫说是秦王和秦廷重臣,就是学宫那帮学子也担心得不得了。”

说到这里,他竟然还有点想笑,笑过之后,又满是心酸。

“都是咱们的人呐!”

一个个的,竟然生怕秦国的太子夭折,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