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4章(1 / 2)

水利是大事。

别的不提,只说实地考察、勘测、定址等一系列流程下来,就需数年之功,不过,她们眼下也只是初步探讨。

“重泉、征县、临晋一带依托洛水,是否能修渠借洛水之利?”

——即,龙首渠。

“再者,这些都是渭水之北、关中平原偏靠东部的,那西部是否也能考察择址,修渠引水以灌溉农田?”

——即,成国渠。

“还有渭水以南呢?”

——即,灵轵渠。

水利专家们:“……”

他们迅速在脑海中构思想象了一下这密密麻麻的水利网,突然觉得,他们肩上的任务似乎略有些沉重呢!

“殿下,这是个大工程。”

张良正色,“非一日之功。”

“我知道。”

知韫拿帕子拭去匕首上的黄土,“单单修建一条郑国渠,大秦就耗费了十年之久、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如今我大秦将心神转移至东灭六国,已无力开此工程。”

她笑了笑,“民力有竭,如此竭泽而渔之事,当然不能做。”

哪怕这些工程完成之后,就能使关中农业得到跃升、有无数人可以从中收益,但太急切,好事也成了坏事。

有什么好急的呢?

她今年才多大,怎么着也还有五十年好活,何必急着作死?

“只是……”

她慢悠悠挑眉,“一来,此等工程,在开始前,必先有缜密构思,如今提起来,郑卿等人既可分出心神来进行实地考察勘测、给出一个最合理的方案来,也能多往学宫去,培养些水利方面的人才来。”

“二来……”

她缓缓道,“咱们大秦的民力自然要体恤,可若,非我族类呢?”

第861章 大秦(75)

若,非我族类呢?

分明是带着笑意吐出的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可落在张良等人的耳朵里,却仿佛带着欲要深入骨髓的寒意。

她,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

张良和郑国作为在场众人中唯二的两个韩国人,欲言又止。

“怕什么?”

知韫一眼就看出他究竟在担忧什么,轻笑一声,“莫不是子房想要告诉我,纵然我大秦纳韩地于秦,韩地的黎庶,也依旧不肯归心于我、做我大秦的子民么?”

张良指尖一颤。

清透的眸光中虽拢着一层薄薄的笑意,却莫名透着几分寒凉。

似是隐在冬日晨雾中的微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或许,她将天下人都视作自己田地中的庄稼,悉心照看,希望它们都能够茁壮成长,可若是其中有几株染了病,纵然心中再可惜,亦会毫不犹豫地将它们连根拔除。

她的温柔,只给予自己人。

“自然不会。”

他道,“待到天下归于秦的那一日,天下人都是王上与殿下的子民。”

“那不就行了?”

太子殿下慢条斯理地将泛着湛湛寒光的匕首收入鞘中,精致的眉眼拢着柔和的笑意,好似明煦的曦光终于拨开晨雾、倾泻而下,轻盈地洒在身上,暖融融的。

“既然都是我大秦的子民,孤与阿父自然待他们一视同仁。”

她随口就给了个承诺,又轻飘飘道,“咱们的眼光,总要放长远些嘛,对于自家人,那自然是要且爱且怜的,可北边的匈奴、南边的百越,难道不都是人么?”

再远一点,西域诸国的,阿拉伯半岛的,劳动力哪里找不到?

实在不行,努力发展科技树,造船跨海,去把某座岛上的人给抓回来干苦力嘛,就算死上再多,她也不心疼。

“百越也还罢了,远在楚国南地,咱们并不曾打过交道。”

一直保持安静的蒙恬在他的专业领域上发表若干意见。

“匈奴就在北地郡、上郡以北,与咱们大秦也算得上是交战多年,倒也不是说怕了他们,只是草原辽阔,他们打不过就跑,这来去如风的,若想要捕捉大量的俘虏,怕是不易。”

至于大规模地捕捉匈奴人到秦国来当奴隶是不是有点不太道德……

别闹。

匈奴人也算得上人吗?

再说了,数百年来诸国战乱不休,战死的、饿死的人也是以十万、百万计,这不比那些异族让人心疼多了?

“为什么一定要打?”

知韫勾唇轻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虽然咱们大秦崇尚军功,但任何战争,都得考虑成本,既然通过战争无法得到咱们理想中的收获,就得转换思路。”

她支着下巴,“咱们既然能购买羊毛,为何不能购买奴隶呢?”

太子殿下耸耸肩,笑吟吟道,“天下熙攘,皆为一个利字。若是我没记错,匈奴应当行的是奴隶制,若有利可图,总有哪个利欲熏心的首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