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寻找自贡(1 / 2)
“简从事!这便是我们的盐场,每年大概能够生产两千斤盐,您要是想要买我们的盐,如果一次性能够买上五百斤以上,我可以给您一个批发价,一斤给你按十钱算!”
在犍为郡江阳县的一处盐场中,盐场的掌柜对着简杰一行人滔滔不绝得介绍着自家盐场生产的井盐。
上一世的时候,简杰偶尔看了一个自贡井盐的纪录片,这才知道在四川省,竟然有井盐这种产盐方式。
根据纪录片的讲述,自贡井盐的盐矿形成于中生代早期三叠系时期,最早那里是一个海洋,后来由于地壳上升,逐渐形成一个内陆的咸水湖。
由于气候干燥,湖水不断蒸发,湖里的盐份开始沉积,等湖水完全蒸发掉,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盐矿。
后来又经过两亿年的变化,沧海桑田,之前的盐矿也被后面的风沙堆积物、河流沉积物以及湖水沉积物等给掩盖,埋藏在了地下。
再后来,勤劳指挥的中国百姓,逐渐发展出来深钻汲制技艺,开始提取地下数百米深处的盐矿,用在民生之上。
现在为了支持刘耷的千秋霸业,简杰便要将自贡井盐的产量给挖掘出来,
不过这自贡的具体位置,简杰却是完全记不得,当时的纪录片上虽然有出来过,但简杰完全没有印象。
至于想要通过名字寻找自贡,那就更不可行了,因为自贡这个名字是两千年后的民国时期才起的,取自自贡地区的“自流井”和“贡井”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
于是乎简杰的主要任务便是寻找自贡在这个时代的位置,而他的行动竟然受到了刘璋方的大力支持。
刘耷已经花了刘璋太多的补给,现在刘耷居然自己来制盐,不要刘璋的盐,把刘璋感动的了不得——咱们这位刘使君可真是一个厚道人,自掏腰包来给自己打工。
刘璋不但马上答应了刘耷自己开采盐矿的请求,甚至还主动给刘耷提供了建议,让刘耷到江阳县去开采井盐。
简杰马上打听了一下,发现这个江阳县,在东汉章帝时,便已经开始生产井盐,是益州著名的产盐基地。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简杰便来到了江阳县,开始实地考察起来江阳县的情况来,因为这很有可能便是后世的自贡。
等简杰来到江阳县时,发现这里果然已经有了很多盐井和盐场。
自从几十年前窦太后废掉东汉盐铁专营的政策之后,民间盐铁生意也是蓬勃发展,尤其是益州在西汉时曾经诞生过卓王孙这样的冶铁巨富,有着很强大的民营基因。
在江阳县里已经有大大小小五十多口盐井,普通的小门户,根本支撑不起盐场的成本,这些盐井基本上都是益州的豪强们经营。
简杰并没有打着刘璋的旗号到这里来考察,因为他已经发现了,刘璋在蜀地人眼中名声并不好,毕竟他也是个外来户。
和后来的刘耷很相似,刘璋也不怎么信任蜀地本地人,而是非常倚重从关中地区逃难到益州的东州人。
就在十几年前,益州便在本地人赵韪的领导之下,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想要做海贼王的益州人甘宁也参加了这场叛乱,失败之后这才跑到了荆州,从而开启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于是乎简杰便打着刘耷军采购的旗号来到了这些盐场,在商言商,于是简杰也是得到了一定的款待,并实地考察了一番盐场。
“你们这价格太贵了!一斤要十钱,而且质量也差,杂质太多,在我们荆州,这盐五钱一斤我都不买!”随着盐场掌柜开出了价格,还没等简杰开口,身边的马琦已经忍不住说道。
一般而言,国营是要比私营成本高的,但是因为荆南采用了后世的五步制盐法,又开采出两个大盐矿,都快把盐做成白菜价。所以比起荆南的国营矿盐,益州的私营井盐,可以说是质次价高。
这马琦怎么着也是荆南国营盐场高层级别的人,在见到如此差劲的井盐之后,忍不住出言说道。
而被马琦呛了一句,盐场掌柜一时间没有吭声,仿佛在说这里是益州,你想吃荆州盐滚回去吃吧。
“这是你们的盐井吧!一般大概有多深?”也就在说话的功夫,简杰来到了一处盐井附近,此处正有几个盐场的工人从井中打了一些井水,准备用来制卤。
说完这话,简杰便自来熟得凑到了井边儿,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年代的盐井,其实只是普通的水井,这种水井能挖个二十米深已经是极限了,和后世自贡那种能够挖出近千米深的盐井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这井有五十尺深,算是比较深的了!”被简杰这么一问,盐场掌柜也是颇为自豪得说道。
正说着,那边马琦却是自作主张得拿过一个瓢,舀了一瓢井水喝到嘴里尝了一下。随着喝完这口井水,马琦马上冲着简杰摇了一下头。
这个意思很明显了,这井水的含盐量不高,即便是用简杰的新式制盐法来制盐,成本也会居高不下的,江阳县可能不是简杰寻找的那个富含着丰富井盐资源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