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卫家女 第11节(1 / 3)

加入书签

“实不相瞒,我此次归朝,有意奏请陛下重开西域商道,若事能成,我愿保举骆家子弟在边市为官,以谢今日之厚谊!韩、林两家若是愿意,也只管将子弟送来北疆!”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有人忍不住道:“国公大人,可惜您不曾途径我处,不然……”

卫蔷甩袖转身,眼中明光灼灼:

“不必觉得可惜!陈仲桥陈大人听闻三家故事,涕泪交加,不仅愿意给北疆白银五万两,为彰两家十三世家之仁厚,还写了书信给各家……”

所有人都看着这位女国公,看着她将酒杯扣在刀鞘上,从持刀那臂的袖中掏出了一摞书信。

“第一封,河阴郑氏,郑裘郑大人,您与我北疆,可有情谊在么?”

堂外风气,烤羊香气盈室。

她缓步走到了郑裘身前。

牡丹 “要她死也未必我们动手。”……

头上戴着一朵牡丹花的郑裘郑大人慢慢地站了起来。

“国公大人,您觉得郑家与北疆之情谊,价值几何呢?”

卫蔷手腕翻转,长刀立在了郑裘案前,刀柄上还扣着她的酒杯。

“郑大人,情谊本是无价之物,如花如月,美不胜收,银两财物、粮草车马不过是一点花香月影。花越香自然越好,月影越显则是明月正好,您说,可是如此?”

郑裘圆胖的身子抖了一下,是气的。

他看向四周,却无人声援于他,他险些踢翻面前案几,大声道:“堂堂国公,竟然当堂威逼大臣,你!”

“郑大人,您说错了,我是在同您叙情谊。”

随着卫蔷话音刚起,众人只见流光一闪,长刀已然出鞘,身穿紫色大袖罗衫的定远公手中握刀,一朵红色的牡丹立于刀尖。

那朵牡丹原本是在郑裘帽上的。

“郑大人定然不想知道,我是如何威逼于人的。”卫蔷唇角含笑,长臂展,长袖垂,红裙敛,就如画中人物一般美不胜收。

刀,横在了郑裘的颈旁。

刀上的寒光在一室明灯璀璨中微微闪动。

这时,卫蔷的身后,之前带头行礼的裴道真振袖站了起来:“北疆寒苦,我等身为国之重臣,只知其寒苦,却不知究竟如何寒苦,今日国公一言,下官听来只觉羞惭,为助北疆百姓,裴氏愿出白银一万两。”

握刀之手纹丝不动,卫蔷慢慢转身看向裴道真。

“本国公多谢裴侍郎高义!”

裴道真却又接着说道:“国公大人,您可愿北疆与裴家情分再深重一些?”

卫蔷挑了一下眉头,看见裴道真和他儿子从案后走出,对着自己深深一拜。

“小女今年年方十二,数月前被禁军带入上阳宫皇祠,银钱也罢,粮草也罢,倾我所有,莫不应之,我裴道真只求骨肉团聚,请定远公施以援手!”

他身后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更是跪在了地上给卫蔷磕头。

看着这情真意切的父子俩,卫蔷笑了。

“好。”

她如此应道。

言语中再无藻饰,亦无澎湃之情,不知为何,却比之前她长篇大论那一通,都更令人信服。

三言两语与裴家谈妥,她又回转身子看向郑裘。

“郑大人,您想好了吗?”

郑裘收回盯着刀刃的瑟缩目光,再无之前敢与卫蔷叫板的气势,低声说:“五、五千两。”

“郑大人果然高风亮节,出手不凡。好,来,我们喝一杯。”

收刀举杯,行云流水,紫色的大袖飘展,像是这满堂唯一的一枝花,又像是满堂唯一的一柄刀。

再倒满杯,卫蔷转身看向裴道真:“裴侍郎,我刚刚与郑大人玩笑,实在怠慢了,来,我与你也同饮一杯。”

“谢国公大人。”

卫蔷喝酒一向是行伍做派,举杯往嘴里一送就是一饮,裴道真出身世家,世家做派,喝酒时候都要用袖遮脸,他今日却同卫蔷一样,举杯就饮,可见是逢迎卫蔷到了极致。

一时间,这于家华堂上,仿佛卫蔷是主,裴道真是客,余下之人,皆是呆鹅。

笑着放下酒杯卫蔷环顾四周,笑着道:

“下一个,并州陆氏,陆县公……”

两京十三世家,刨除陈家在内被卫蔷在路上刮了地皮的四家,余下的九家今日皆有人在场。

他们听着定远公一家一家当场点名。

有了郑裘、裴道真做了样子,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最多是裴家的一万两,其余千两不等,一封信又一封信递出,最后一封信是给河南于氏的。

于崇坐在主座上,目视这个扰乱了自家宴席的人,五内如焚,面上却只能分毫不露。

卫蔷站在堂中,长刀被她抗在肩上,虽有红裙在身,罗衫蔽体,明眸动人,也尽显一股风沙砥砺出的不羁气度。

她看着于崇。

只剩他了。

“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