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翦商(出书版) 第38节(2 / 6)

演极为重要。

纣王囚禁的商人贵族皆被释放,其中最显赫的是箕子——武王命 召公责去监牢释放和安顿箕子。商朝全境尚未平定,武王必须争取尽 可能多的商朝贵族。当初,这些商人反对派只是想借助周人兵力以除 掉肆意妄为的纣王-帝辛,然后换一位新的商王。但文王和武王的野 心远不止于此,他们要的是永远取代商朝的统治。如今,商军主力虽 已覆灭,但投降的商人各宗族势力依然很大,武王还需要借助他们平 定商朝全境,双方之间定会有一番谈判博弈。

就这样,武王和刚获释的箕子便有了一番长谈,后被西周时人 整理成了《箕子》。但很遗憾,这篇文章后来遗失了,只在《逸周书》 中保留了篇名。”也可能是《箕子》中所载的双方谈判内容过于露骨, 且与后来西周朝的官方叙事口径大不相同,所以被销毁了。

不过,武王和箕子的这次长谈应该是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比如, 纣王的死党需要全面肃清,商人的王朝可以暂时保留,以及周朝军队 要长期驻扎殷都等。按照此种安排,商和周是东西并立的两个王朝, 但商必须在周的军事控制之下。

此外,武王还必须澄清:上帝在人间的统治权已经完全转移到周 朝,也就是到了武王周发之手,今后的商王不再和上帝有任何联系, 也不能再用“帝”的尊称。为此,他需要在商王祭祀诸神的“社”(神 庙)里举行象征王朝更迭的交接仪式。12

周人先是维修了神社和纣王宫殿,清理了道路。典礼开始前, 一百名武士扛旗帜开路(“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之弟周振铎(后 封于曹,称“曹叔”)乘先导车,周公旦执大钺,毕公高(后封于毕, 称“毕公高”)执小钺,分立武王两侧,散宜生、泰颠和闲天各执“轻 吕”短剑簇拥武王,卫队则跟在后面。

进入神社后,武王弟周郑(后封于毛,称“毛叔”)、周封(后封 于卫,称“卫康叔”)和召公爽(封邑于召,称“召公”)分别手捧明水, 铺好草席,拿着玉帛,吕尚则牵着献祭的牛。一名可能来自商朝的礼 仪官尹佚负责宣读给上帝的汇报词:“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 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大意是,殷 商王朝的末代子孙辛受已经丧失先王成汤秉持的明德,不敬神祇,荒 废祭祀,残暴对待商国民众,所有这些罪行都已在这里书面报告给“昊 天上帝”!

接着,武王向代表上帝和诸神的灵位下拜两次,宣称:“本人承 担天帝赋予的命令,变革了殷商的统治,这都是上天的意志!”

最后,众臣奉献祭品。在《史记》中,典礼至此就结束了。13

其实,武王还有一通针对商朝贵族的长篇讲话,后来被收入了《逸 周书》的《商誓解》。和牧野战前的讲话一样,武王先依次列举发言 的听众,从殷商朝廷老臣(“伊旧何父”)到“太史比、小史昔”,再 到百官和“里居献民”(殷都各族邑中的商人)。

武王还是用语气词“嗟”开场:“尔等众人,我知道你们都尊重天命, 我来这里,就是执行上帝威严的命令和惩罚,现在,对你等发布新的 命令,都恭敬听着,朕这次要从一说到十,把道理都讲明白!”

这种语气,和《尚书o盘庚》中商王对臣下的呵斥和威胁很是类 似。商人极度信仰鬼神,而且认为人和鬼神的唯一联系便是祭祀,因此, 为了让商人接受商王朝已经被鬼神抛弃,在这里,武王使用的是商人 习惯的逻辑。

武王先是说:“当初,上帝教诲周族的始祖后稷播种百谷,天下 民众因此获益;商朝的历代先王祭祀上帝(与先祖),用的也都是后 稷培植的谷物,因为这个原因,上帝和历代商先王决定让西土周族显 赫起来!”

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登禹之绩,凡在天下 之庶民,罔不惟后稷之元谷用蒸享,在商先誓王,明祀上帝, □ □□□,亦惟我后稷之元谷,用告和,用胥饮食,肆商先誓王 维厥故,斯用显我西土。

接着,武王仍把矛头对准纣王一人:“因为商纣的种种罪恶,上 帝很不满意,于是命令朕的先父文王&039;消灭掉商朝那个多罪的纣!&039; 我周发作为晚辈,不敢忘掉上帝之命,在甲子这天,终于执行了上天 的伟大惩罚。这是上帝的大命,我也不敢违抗,你们更要恭敬!当初 在西土时,我早已说过,商朝的所有人都没有罪过,只有独夫一人。 我现在消灭了他,自然会福佑尔等,你们这些商朝百姓和都城的君子, 以后都要服从周的命令!(如果有什么异常情况)你们商人各家族的 邦君都应该报告给我,我对待你们的邦君就像周朝的邦君一样……”

今在商纣,昏忧天下,弗显上帝,昏虐百姓,弃天之命,上 帝弗显,乃命朕文考日:理商之多罪纣。肆予小子发弗敢忘,天 命朕考,胥翕稷政,肆上帝曰:必伐之。予惟甲子,克致天之大罚, 口帝之来,革纣之口,予亦无敢违大命。敬诸!

昔在西土,我其有言,胥告商之百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