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这也成为了《中英新约》签订的基础。条约中一些有利于大清的条款大大改善了中英关系,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正需要借助外力发展工业的关绪清或许真的会投入英国的怀抱。
可是,这样的事情是德国所不能容忍的。然而在英国频频暗送秋波之后,德国的外交部先后两次来到京城与冯相华交涉。威廉二世甚至亲自发电询问关绪清与英国的发展进度,并且承诺英国能给与大清的一切,德国照样可以给与大清。
没有想到在扫平内乱之后,与俄国的短暂交恶居然使自己成为了全世界的香饽饽。本来大清的基本国策早已定了下来,如今关绪清却有了重新审视和选择的权利,到底是加入以英国为首的老牌强国阵营还是加入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新贵阵营呢?
就在关绪清举棋不定之时,突然传来了英法两国迅速签订贸易盟约的消息。其条约内容对大清进行联合限制,为大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众所周知,即使在飞机出现近百年以后,海洋仍是世界所有强国的生命线。而在19世纪,英法正代表着世界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英法两国的海军吨位占到世界总海军吨位的一半以上,加上他们遍及世界的殖民地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海军基地,使得大清的进出口贸易始终面对着他们的威胁。而这一时期,正是大清工业发展最需要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时候。
这个消息让关绪清相当的不满,他不知道为什么英国在主动示好之后又联合法国马上对自己进行贸易限制。可能关绪清也已经猜到这一切都是德国在中间搞的手段,德国不顾一切的把大清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中。
但是如今的关绪清也不会为了讨好英国而去解释点什么,在他看来,中英始终会有一战。而如果站在了英国的阵营里,击败了德国之后,大清不可能分得太多的利益,而英国可能会因为获得极大的利益而更加飞速的发展,这样大清永远也赶不上英国人的脚步了。倒不如联合德国击败英国之后,再与德国争霸。
想到这里,关绪清淡淡了笑了笑,对跪在面前来通报这一消息的彭玉麟说道:“起来吧,既然英国人不识时务,朕也就不需要对他们客气了。告诉冯相华,马上发表公告:取消英、法在日本零关税政策,实行日本正常关税制度,另外所有英、法两国的货物在大清的关税也全部上浮五成。”
彭玉麟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的问道:“皇上,这样咱们就彻底把英、法两国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