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2节(2 / 3)

鼓的把造舰计划向全世界公布啊,我听说还要向世界各大军火商采购零部件,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实在放心不下,因此来向您求教。”

刘步蟾笑了,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看着林建章说:“增荣,你是海军部的主脑之一,也是我的老朋友了,既然你问到这里,我也就没什么可隐瞒的。实话对你说,皇上做这件事大有深意。”

“哦?此话怎讲?”林建章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于是起身把房门关闭。

“这么给你说吧,前一阵子咱们从一个德国人手中得到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机密资料,这是英国海军部设计的一份未来战舰的图纸,有了这份图纸咱们就可以按图索骥。这种战舰的重要性……怎么和你说呢……就是未来谁先拥有了这样的战舰,谁就将称霸世界海军。皇上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在英国人之前把这种战舰建造出来,但是凭我国现在的工业和科技实力还很难造出这艘舰来,只有发挥世界各强国的造船技术优势,才有可能完成这项不世之功。所以皇上就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既不让别国知道咱们在建造这种战舰,又能集各家之长弥补我国造船上的技术劣势,甚至还能通过全球采购的优势,把成本压低……”刘步蟾娓娓道来,内心对皇上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这我就不大明白了,采购零部件能比进口整舰还便宜不成?”林建章的疑虑显然还没有消除。

“呵呵,看着吧,皇上说过的话还从来没有掉在地上的。”刘步蟾显得非常有信心。

其实在此之前,关绪清就把刘步蟾召到了宫里,对这件事进行了一番密谋。他与刘步蟾主要商讨了对航空母舰建造的详细要求,以及作为幌子的四艘战列舰的命名问题,为的是使这场秀看起来会更加真一些。关绪清要求,本年度就要将这四艘战列舰的订单发出去,订单期限限制在一年里。因为所有零部件采购齐全之后还需要装配,这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需要边实践边研究,这可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关绪清还是定下了期限,三年,三年之内必须建造完成。这对中国造船工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一十七章 英德竞标

可笑的是,以日本的国力,维持每年百分之七十七的军费开支,撑到三年后再去面对中国航空母舰的话,国家不崩溃才有鬼。那时候,大和民族的奴性将会彻底暴露出来。

关绪清还将自己拟出的四艘战列舰的名字交给了刘步蟾:秦皇号,汉武号,唐宗号,宋祖号。他还要求,与此配套的人员培训和海军指挥人才,以及维修人才,更扩展到将来自己的船舶设计制造人才,都要同时进行,要刘步蟾尽快的组织现有的海军有培养前途的指挥官,分批分阶段送到英国和德国去培训,而船舶工业的人才,要持续不断的送人去英国学习。这样,以后才能自己建造一些与航空母舰配套的辅助舰。

当然,这次全球性的招标采购不管是给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做,都必须由两国在中国的合资船厂建造完成。这样也促使两国船舶工业,将大船台和高技术以及配套产业尽快的搬移到中国来,从而带动中国的人才成长和配套工业的完备。

一个福建船政局已经远远敢不上这庞大的建造需求了,看来刘步蟾等主要大臣要好好想想工业布局才好。

一个星期之内,订单已经向全世界各大军火商、造船厂发出。

关绪清就是要通过这份订单向欧洲人发出讯号,中国有钱,中国想用大量的钱来买出一支强大的舰队来,想赚钱的话,就拿技术来换吧!

果然,没过两天,英国方面本来一直向中国要回那个重要的德国犯人,可是现在却忽然停止了。而巴柴特勋爵奔走的地点也由外交部改到了海军部,亲自拜访海军总督刘步蟾。

一夜之间,刘步蟾成了当今世界的热门人物。德国方面也派出了高级别的官员由欧洲出发,在十数天内就即将抵达北京。

而与此同时,英国外交部也发出了强硬声明,严厉声讨了中俄战争中俄国对中国的敌对行动是对中华帝国的严重挑衅。同时,大英帝国的外交部门也传来消息,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尊重,希望中国准许中英联合舰队将母港转移到台湾岛,如果允许,英国将派人到台湾寻找合适的母港。这一条关绪清当然同意,这应该是一个一箭双雕的事情,一是俄国的远东威胁暂时已经不存在了,英国需要将战略重点南移。二是德国的合资船厂在福建,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对此实行控制。

而德国的游说团也在欧洲另辟蹊径,向中国使馆表示中国海军发展速度给中德人民的友谊增添了一个最好的注脚,却避而不谈军舰订单的事情,而是从陆军着手,表示愿意组织一个德国陆军军官团,为中国的陆军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而中国也可以派出军官到德国来编入德国军队生活训练,感受德国军队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商业利益的诱惑就是这么大。就连法国也蠢蠢欲动,希望可以为中国生产新型军舰。对于这一动向,英国和德国两个战时死敌的报纸却不约而同的发出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